“互联网+”,即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2015年来,广西北流市人民法院积极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执行工作中,依托信息化技术和设备,采取透明执行信息、增强查控力度、惩戒规避行为等措施,让执行工作提速增效,既减轻了群众来回奔波之苦,又畅通了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执行” 执行程序更透明
“梁大爷,您看看,这是您的案子执行的有关信息。”7月3日,北流法院执行局的小廖登陆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将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结果指给梁大爷看。
“哦,我看看”梁大爷带上老花眼镜,盯着电脑屏幕,“6月30日,查无财产。看来法官为了我的案子,出了很大力,法官辛苦了。”梁大爷握住小廖的手致意,“电脑上都有了我案子的情况,那我就放心了,不用再怕搞错了。”
梁大爷是北流法院执行局的“常客”,其案件经历了执行、案外人提出异议、听证、拍卖等程序。因为怕年纪大了记不住事,也担心事情多了执行法官会搞错,梁大爷隔三差五就要到执行局问问情况。
了解到梁大爷的忧虑后,执行法官耐心地向他讲解了案件执行进展同步录入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的有关情况,解开了梁大爷的心结。
2015年来1-8月,北流法院完成了626件执行案件的核查,并将从立案至结案的每一个步骤、程序、措施都及时录入到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具体包括案号、承办法官、执行依据、双方当事人、执行标的额、执行进程和结案方式、实际执行到位款项等内容。,督促执行法官阳光执行、高效执行。
“互联网+执行” 执行查控更快捷
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北流市人民法院“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了与全区各大商业银行机构和交警等部门的网络对接,执行法官足不出户即可查找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房产、车辆等信息,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也成功化解了一批执行积案和“骨头案”。
“老赖”罗某是一起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对法院判决其赔偿原告陈某64122.31元赔偿款,一直采取规避态度,且气焰嚣张,“老子就是不赔,你能奈我何!”。
没 想到,执行法官通过“司法执行信息查控系统”,查询到罗某银行账户有不少存款,立即对存款实施冻结。罗某的态度立即出现了大转弯,“法官,之前都是我的 错,你赶紧帮我把冻结措施撤掉吧。以后我一定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急于周转资金的罗某,主动联系法官履行还款手续,案件顺利执结。
据统计,今年1-8月,该院通过网络查控平台向银行发出账户查询申请7043个,银行反馈信息6845条,涉及案件195件,查询到帐户1329个,有存款账户986个,存款余额2606.8.2万余元;向车管部门发出查询申请347次,查询到车辆121辆。
“互联网+执行” 措施惩戒更完备
“法官,你不能把我放入黑名单啊,现在连登机都买不了机票,耽误多少生意啊!算你们狠,我同意还钱!”8月初,正在准备买票登机到广州做生意的蔡某给北流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打来“求助”电话。“唯一的要求,就是赶紧把我的名字从‘黑名单’中撤下来!”
作为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被执行人,杨某抗拒履行法院要求其支付原告李某货款9632元的判决,当起了“老赖”。而且他迅速转移了名下的存款、车辆、房产等财产,让法院一时拿他没办法。没想到,今年8月初,他乘坐飞机前往广州做生意,售票员告知他已经被拉入失信“黑名单”,无法购买车票。蔡某大为尴尬,无地自容,这才发生了上面的那一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实施后,北流市人民法院根据其精神和要求,在“黑名单”上通报案件657,涉及1231个单位和个人,涉案标的12642万元。登上“黑名单”,意味着受到信用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黑名单”公布后,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65件,涉案标的7842万元,黑名单的巨大威慑力得到体现。(作者:韦肖波)
- 上一篇:
-
马金法庭的老传统:“亲临其境”才办案
已是第一篇
-
马金法庭的老传统:“亲临其境”才办案
-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