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如画的贵州乡村。
余庆县白泥镇明星村赵家沟新型农村社区。
富裕起来的海雀村人在农闲时载歌载舞。
下纳灰村许多村民都开办了“农家乐”。
记者柳路(左)在贵州乡村采访。记者杨慧峰摄
采访手记
“四在农家”的成功推广,海雀村的美丽蝶变,下纳灰村“农家乐”、乡村客栈的兴起……一个个缩影,反映出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破解“三农”难题,坚持“三化”兴“三农”,打造了“四在农家”等一系列工作品牌,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如今的贵州已是旧貌换新颜。记者所到之处,一条条水泥路连乡通寨,一个个农家院落整洁怡人,一幢幢民居静雅别致,构成了一幅田园诗歌般的新农村景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一个充满希望、幸福祥和的贵州正在阔步向前。
1.新农村不仅要有房屋、道路等外观的变化,也要满足村民内在的精神生活需求。余庆县“四在农家”铺就了一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之路。
金秋时节,走进贵州省余庆县赵家沟新村,在村口远远就能看到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坡上。村里的活动广场足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广场一角排列了不少健身器材。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一辆清洁车走走停停,正在收集各家各户的垃圾。
村民徐建昌一边把记者迎进屋里一边说,这些变化得益于“四在农家”的创建活动。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坡,后来政府投资建设公共设施,为村民们规划设计了房屋,还提供补贴,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楼房。老徐介绍,他自己做泥瓦工,老婆经营“农家乐”,儿子开挖掘机,一家老少都能挣钱,一年收入有20多万元。
“四在农家”指的是“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知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四在农家”拓展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内涵和载体,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极富感染力。余庆县委书记舒存水说:“当初有人不理解,认为农村就该是农村的样子,搞那么多‘花样’干什么?可看看现在,环境变好了,自己住着舒服,城里人、外地人都愿来这里享受农家乐,投资也跟着来了。”
“还不止这些呢,新农村不仅要房子漂亮,更要有灵魂、有精神;农民不仅要殷实,而且要快乐。”在这里,家家户户门前都醒目地挂着“星级文明户”的标牌,多的达10颗星,少的只有1颗星。“我们的评选很严格,有差距才有动力,大家才会更加珍惜荣誉。”龙溪镇党委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全县各村寨都组建了一支10人以上的文艺队伍,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演、自拉自唱、自娱自乐,充分利用各种节庆和农闲时间开展各种演出活动。“以前是赌博的多、参加锻炼的少;寻衅滋事的多、打球比赛的少;发生纠纷的多、邻里和睦的少,现在大家全都转变了。”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
“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里的人,为啥秃岭成绿荫,小河如今水更甜?为啥村寨建新楼,房前屋后花果园?为啥谷穗沉甸甸,农家一年胜一年……”这是余庆县龙家镇光明村退休教师罗松全自编、赞美家乡变迁的歌曲《故乡光明》。如今这首歌已在乡里村外广为流传,这也是余庆创建“四在农家”十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激昂足音。
- 上一篇:
-
新农村 开启农民新生活(创新发展 十年跨越)
已是第一篇
-
新农村 开启农民新生活(创新发展 十年跨越)
- 下一篇:
-
中国发展 “好”字当头谱华章(辉煌10年)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国发展 “好”字当头谱华章(辉煌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