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中)在指导团队成员分析实验数据。 王自力绘
■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空间技术整体水平大幅跃升,空间应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取得创新性成果。
——《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到目前为止,表现完美。”6月24日中午,电话那一端传来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总设计师孙武的声音,平静而自信。此时,在太空中,航天员正在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手控交会对接。孙武团队和他们的“宝贝”——几天前在自动交会对接中大显身手的新型微波雷达,已从“台前”转入“幕后”,承担着为航天员“保驾”的任务。
“和上次‘神八’与‘天宫’交会对接一样,此次‘神九’任务,也是雷达刚开机,就实现了双向捕获。上次的捕获距离是217公里,这次更远些,224公里。”按计划,微波雷达只要在两大飞行器相距150公里时实现双向捕获即为成功,他们的“宝贝”远远超出了任务要求。
然而,就在10年前,用微波雷达为交会对接“牵线”,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因为永不满足,所以另辟蹊径
北京,永定路。6月中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25研究所刚刚迁入新办公大楼。多年之前,这里曾是老一代航天人发出“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誓言的拓荒之地。
2000年,留法博士孙武来到25所,当时,中国航天界正在进行交会对接任务的预先研究。要想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精确测出两个目标飞行器的相对距离、速度、角度和变化率是前提。使用雷达是一种选择。而孙武承担的第一个课题,就是研制交会对接雷达。
本来的主攻方向是毫米波雷达并如期拿出了样机,但孙武并不满足,2002年,他大胆提出一个“伪码连续波干涉测角微波雷达”方案。相比毫米波雷达,研制难度更大。
孙武说:“我想研制的新型微波雷达,它的测量范围从百余公里到几十米,测距精度在0.1米内,测速精度可达每秒几厘米,测角精度相当于人眼在测视力时看视力表相邻两行的角度……”
“这个技术方向应该没问题。”孙武说。然而,横亘在他面前的,是无数的技术瓶颈。
因为锲而不舍,所以“死”而复“生”
当时,伪码连续波技术应用于雷达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尽管孙武做了大量演算论证,他的方案仍然没能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的项目立项。
项目前景一下黯淡下来,但25所的领导依然看好这个创新思路,决定自筹资金支持这个项目,也鼓励孙武继续坚持下去。
孙武面临抉择——转投其他型号的研制,能得到充裕的研究经费保障;而执著于微波雷达的研制,不仅所里自筹的经费只有国家立项的五分之一,而且研究前景未卜……
国家利益至上。这是几代中国航天人尊奉的金科玉律。也正是这一信念,让孙武选择迎难而上。
困难比想象的还多。仅对雷达天线的苛刻要求,就让很多天线研制厂商望而却步。孙武不得不一边研究课题,一边撰写了一套相关论文集,供有关人员学习。他的诚心终于打动对方,决定配合他开展研制。
5年刻苦攻关开始得到回报。2007年,孙武的微波雷达研制方案通过载人航天系统的专家评审。2008年5月,专家评审同意微波雷达转入初样阶段。2009年3月,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研制任务被正式明确。这个项目终于“起死回生”。
因为不舍昼夜,所以不会“掉队”
人们这样形容孙武和他的团队在“编外”的日子——“25所带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研制团队自筹干粮、自带背包,默默地追赶着交会对接大队伍……”
10年中,陆续有年轻人加入这个团队。在他们的记忆里,有孙总面对质量问题毫不留情的怒吼;有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顶着凛冽的寒风进行外场挂飞试验的难忘经历;有写在日记里最真实的内心独白:“初冬,凌晨1点,热平衡试验已经持续4天4夜了……”
“没有办法,只能拼了!”孙武动情地说,“我们立项比大部队晚了两年。要知道,在中国航天界,谁不是在加班加点?晚两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倍付出,才能不掉队!”
两年,孙武和他的团队完成了别人四年完成的任务,并且成为交会对接敏感器第一家交付正样产品的研制单位。
当亿万观众为“神八”、“神九”与“天宫”一次次精准对接而欢呼时,在聚光灯外,“远距离捕获目标、稳定跟踪、精确测量”这朴实无华的15个字,让孙武和他的团队在10年艰苦付出之后感到无上荣耀。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让他们的“宝贝”更加精密、更加小巧,伴随“嫦娥”,探访“月宫”。(记者 邢宇皓)
- 上一篇:
-
医改三年总结报告出炉 各项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已是第一篇
-
医改三年总结报告出炉 各项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 下一篇:
-
扶贫标准大幅提高 上亿低收入人口受益
已是最后一篇
-
扶贫标准大幅提高 上亿低收入人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