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在广袤原野 居住在现代城镇
新华社哈尔滨7月15日电(记者李春雷、管建涛)在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垦区红兴隆管理局的香槟水岸住宅小区,原先的破旧房屋变成了一幢幢坐落在碧水溪畔中的多层住宅。这个获联合国人居署最佳环境范例奖的小区,是黑龙江垦区新建的百余个小城镇的缩影。
2009年至2011年,黑龙江垦区新建、改造住宅及配套设施2600万平方米,60万人搬进居住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和现代农业管理区,多数农垦人实现了“耕种在广袤原野、居住在现代城镇”的梦想。
千里农区竖起百余现代化新城
黑龙江垦区素有“北大仓”美誉,现有人口170万,4000多万亩耕地约占全国的2%,但2011年调出的380亿斤粮食却占全国商品粮调出总量的四分之一。
不过直到2008年,垦区仍有近一半人口的居住条件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差不多。此外,垦区开发建设60多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农垦人”要“回老家养老”,大学生考出去不愿回来,垦区面临人才外流和“空壳化”的严峻考验。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说,为改善农场职工住房条件,留住现代农业人才,垦区2008年开始大力推进“撤队并区”,将2600多个生产队和居民点合并为100多个小城镇和500多个农业管理区,以便集中开展供水供热等配套建设。每个“作业点”经营耕地由1.6万亩增至8万亩以上,以更有效地发挥垦区大机械的作用。
2009年至2011年,垦区新建改造住宅及配套设施2600万平方米,相当于前60年建筑总量的75%,人均住房面积新增6.4平方米。垦区城镇化率达到80%,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隋凤富说,种子研发、选育,肥料选择、配比,甚至粮食销售都远离农田。农场职工在农田里的工作时间只占30%,其余70%的工作时间都在城镇里。
- 上一篇:
-
“同心助医工程”补齐贫困山区医卫短板
已是第一篇
-
“同心助医工程”补齐贫困山区医卫短板
- 下一篇:
-
保障房建设明显提速 更多居民圆了“安居梦”
已是最后一篇
-
保障房建设明显提速 更多居民圆了“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