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崔清新 陈菲 邹伟)十年间,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从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到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在民主法治道路上前行的脚步坚定不移。
十年间,世情民意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回望十年,一条脉络清晰可见:科学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又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建设为科学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大学生孙志刚的死,促使收容遣送制度走向终结;村民赵作海的冤案,最终成为遏制刑讯逼供条款写进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砝码……
十年间,在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洪流中,一个个看似微小的事件,却推动了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今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控制包装资源的消耗、强化和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修改这部法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决定的具体体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说,修改后的法律对于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实行全过程控制,以及依靠新工艺、新设计进行产业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产业,都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上升……我们所应思考的,应当是如何才能将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与调适引入法治的轨道。”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说。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指出,一方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保证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民主法治的进步,又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发挥了积极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2011年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回望法律体系形成的数十载历史,改革开放初期,从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相继通过,到统一的合同法最终出台;从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全面规范新兴的证券市场,到物权法平等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一部部重要法律陆续出台,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又顺应了广大群众实现国强民富、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从首次就个人所得税法召开听证会征求意见,到劳动合同法、车船税法等法律公开征求意见数量屡创新高……一次次基层民声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民主本色,也为十年的科学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十七大以来“扫黄打非”战绩喜人:5年查办案件11万余起
已是最后一篇
-
十七大以来“扫黄打非”战绩喜人:5年查办案件11万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