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10年:中国和谐 活力当看共舞时
发表时间:2012-11-03   来源:人民日报

  和谐之治

  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态、社会心态,中国式善治在路上

  社会的管理,犹如治水。

  如果说传统社会是相对单纯的“一条大河”,那么,现代社会便是江河湖海、溪涧泉渊交错汇集的综合水系。

  当今中国的社会“水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社会主体和社会要素高度流动,社会形态和社会心态复杂多变,单一化的管理主体、包办型的管理方式、轻服务的治理路径,已不足以应对。

  探索10年,攻坚10年,请看几个来自基层的故事——

  大庆,改管理为服务。

  萨尔图区铁人街道的老居民李凯荣,以前提起社区活动室就堵心:通讯公司自个儿建的,外单位人不让进。后来,大庆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李凯荣终于走进了小区活动室。十八大代表、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说,“我们就是要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搞创新。”

  从单位式管理到社会化服务,高高在上的架势没了,服务群众的身段柔了,基层百姓的感受美了。

  郑州,化矛盾于基层。

  中原区庙王村拆迁户邢西梅,女儿大喜之日恰好撞上拆迁期限。社区书记主动前来,把“拆”字换成“囍”字。婚车刚刚开出,邢家便主动搬迁。

  资源下沉,网格管理,管理盲区消失了,基层血脉疏通了,社会肌体强健了。

  广州,由黑户变主角。

  66岁的张坤和他的“千分一”公益团队, 24年来资助了上千名贫困娃,却苦于没有合法“名分”。2011年,广州对公益慈善类组织松绑,“千分一”顺利登记。

  政府让出空间、释放资源,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民间活力得以激发,公共服务得到补充。

  共享10年,普惠10年,这是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

  民生建设不断推进。10年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1.1亿人,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初步编织。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占GDP4%的目标,2007年至2011年,国家投入文化事业费年均增20%。

  社会管理不断改善。从2005年起,连续7年信访总量下降,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会组织达46.2万个。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10年探索告诉世界:中国式梦想,正在进行时!(记者 胡果 李智勇 商旸 智春丽)

责任编辑:王德伟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917936&encoding=UTF-8&data=AA4BsAAAAAcAAClDAAAAAQAw6L6J54WMMTDlubTvvJrkuK3lm73lkozosJAg5rS75Yqb5b2T55yL5YWx6Iie5pe2AAAAAAAAAAAAAAAuMCwCFFig1H1PSiC9nHeGsSSBVgEKzy41AhQbxkLCqn0r-FRz9BdbbRPGhamX8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917936&encoding=UTF-8&data=AA4BsAAAAAcAAClDAAAAAQAw6L6J54WMMTDlubTvvJrkuK3lm73lkozosJAg5rS75Yqb5b2T55yL5YWx6Iie5pe2AAAAAAAAAAAAAAAuMCwCFEG257t44sDVOVg73WqrBC48Ns5mAhRe2eF9fD4im-KtIIi9Xn3rXrkaa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