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
党一直非常注重人才的思想理论建设, 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工作新思想、新理念。比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指导方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理念等。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等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人才观的思想理论体系。
近年来,为使科学人才观更加深入人心,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加大了人才工作宣传力度。据统计,仅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一周年的文章,中央新闻媒体就刊发各类宣传报道3600多篇,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2011年6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先后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新时期党的人才工作新思想新理念研讨会,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引起广泛关注。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以用为本……这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建立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指导,探索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党委抓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据统计,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和15个副省级城市全部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各级组织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重点做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重大典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保证。
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以来,针对我国人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不断加强对重大政策研究制定工作的指导,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突破性的人才政策。目前,国家人才发展规划10项重大人才政策中72个政策点,有43个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36个部委计划制定配套政策323项,也已出台了168项。在中央层面的政策带动下,各地也立足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如南京市出台“科技创业9条”等。
2011年5月,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人才特区启动,13项特殊措施随即出台。不独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武汉东湖等人才特区建设也都先后启动,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有效激发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 上一篇:
-
十七大以来重点文物工程掠影
已是第一篇
-
十七大以来重点文物工程掠影
- 下一篇: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已是最后一篇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