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语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前提,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这种区分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一句是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另一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定型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把握好主题、主线,在实际操作中把深化改革开放、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稳中求进”方针有机结合起来,统一于扎实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上。
●从现在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只有八年时间,这八年非常紧迫,必须领会和把握“全面”、“社会”这两个关键词,不是只达到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成果,而是要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
■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坚持什么样的制度是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严书翰(中央党校科社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有这么一个特点,即每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各种社会思潮或思想就特别活跃。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或错误思潮。在这样的形势下,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的任务还是很重的,对此,我们党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而且也有应对这方面的经验。
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坚持什么样的制度是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可以说,这次重要讲话是对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作出的最新回答。
邵维正(解放军后勤学院一级教授、少将):胡锦涛同志“7·23”重要讲话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来展开的,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艰辛而又具有独创性实践的理论升华和高度凝炼。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起初,我们党由于缺乏经验,全盘学习苏联,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曾走过不少弯路。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其间,我们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和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了一系列艰难险阻,既实现了奥运、世博、载人航天等举世瞩目的大事、喜事,又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严峻挑战,使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们党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中蕴含着丰富经验。对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作了集中概括和重点阐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经验已经趋于成熟,成为当代中国最为可贵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 上一篇:
-
唱响科学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已是第一篇
-
唱响科学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 下一篇:
-
人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
已是最后一篇
-
人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