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促发展
10年,一次次化解经济风险。“满怀信心,果敢从容,坚持改革,攻坚克难”,昂扬奋进、科学发展的精神让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
不像自然灾害那样令人恐惧,经济发展中的曲折悄无声息,却也刻骨铭心。
经济下滑,出口减少,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数增加。2008年,这一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打乱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
这一年,中国经济增幅掉头一路向下,从一季度的超过10%,下滑到四季度的不到7%,下降的幅度令人担忧。而挑战的更严峻之处在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中国经济会不会被世界经济拖垮?当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经济体,其影响之深刻、局面之复杂,远远超过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这个有“世界加工厂”之称的经济体,能不能抵御得住外需急剧下降、大量出口企业停工的猛烈冲击?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能不能承受城镇失业人员增加、上千万农民工回乡的严酷事实?中国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势头,会不会就此戛然而止?
应对严峻挑战,考验的是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展现的是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我们满怀信心,果敢从容——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最困难的时刻,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鼓舞全国人民树立起迎接挑战的信心。这信心来自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信心来自改革30年积累的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信心来自近年来政府在宏观调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正是因为有了信心,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书写了精彩的中国答卷。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打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没有变。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面对猛烈的冲击,中国用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力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外需不足内需补,一方面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启动实施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另一方面,推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我们化“危”为“机”,科学发展——
应对挑战,科学发展成为指导我们的精神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危”中捕“机”,化“危”为“机”,大规模刺激政策将促内需与调结构、惠民生相结合,4万亿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与民生相关的领域。此后,陆续制定并实施了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在保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财政对“三农”支出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治污投入更多真金白银。近两年,又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我们坚持改革,攻坚克难——
应对挑战,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书写新的篇章。10年发展,改革依然是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几年间,尽管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都不宽松,但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务院首次针对民间投资发布综合性政策文件。2012年,各部委又密集推出落实国务院文件、推动民间投资的工作细则,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10年改革,我们行进在深水区,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每一步都在创新精神引领下攻坚,每一步都在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添砖加瓦。在民生领域,连续多年持续推出的改革举措,使得我国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密集的政策措施发挥效力,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成就同行。中国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只是10年经济发展承受的最大一次挑战。10年间,各种挑战接连不断。从2002年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开始,中国经济多次经受结构失衡、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的挑战。正是在应对挑战中,我们精神更加昂扬,经验更加丰富,中国经济更加成熟。
挑战10年,黄金10年,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大踏步前进的10年。经济总量连上大台阶:2006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08年实现30万亿元,2010年又冲过了40万亿元,从2003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6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在世界经济的排位,从2002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1000美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5414美元,中国已经跻身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盘点成就,我们可以自信地说,黄金10年,已经为顺利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
-
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
已是第一篇
-
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
- 下一篇:
-
人民日报评论:肩负神圣使命 忠实履行职责
已是最后一篇
-
人民日报评论:肩负神圣使命 忠实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