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郭红松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革命老区江西兴国县通过免除学杂费、补助生活费的方式,帮助全县675名特困学生和孤儿实现了“零负担”上学。 新华社记者 周科摄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促进均衡、提高质量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其推进和实现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反映基础教育质量状况和均衡程度的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是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各项工作有效部署、扎实落实的有效手段。
过去,由于缺乏全面、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考试分数是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最重要的指标,基础教育实践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中考、高考成绩衡量地方“教育政绩”的倾向,这些原本承担选拔功能的高利害性考试被错误地异化为对基础教育实践的“指挥棒”,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近十年来,尤其是在制定和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的要求,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鼓励和支持一大批试验性、示范性的探索尝试,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成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工具和数据库从无到有,监测内容从单维到多维,监测范围从部分省到覆盖全国,监测层面从国家到省市、区县、学校等的多方面重要突破,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多个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成立了国家层面的专门监测机构,支持和发展了一大批地方监测机构。2007年,经中编办批复同意,教育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该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此后,在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北京师范大学及国内外专家的智力支持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全国很多省相继建立起地方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
二是研发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工具,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质量难以量化评估的技术难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通过汇聚北京师范大学和我国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充分调动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美国、法国等教育质量监测的海外专家力量,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多学科研究队伍,基于科学、严格的研制程序,研制出了数学、语文、科学、英语、心理健康、体育与体质健康的监测指标体系,并通过多次预试和技术检验,开发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全面测查和评估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状况的监测工具,为我国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手段。
三是建立了全国性的多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网络,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标准的数据质量保障制度。在监测实施工作中,形成了以教育督导系统为主,教研、考试、基教等其他系统为辅的监测数据采集队伍,并建立了“国家规划设计、省级统筹协调、县级操作执行”的数据采集网络。同时,建立起500余人规模的国家视导员,全程参与各县监测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客观。
四是实施了从区域到全国范围的教育质量监测,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数据库。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展了多次、不同规模、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质量监测工作,监测样本包括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42个样本县(市、区)约40万名学生、8万余名教师和校长。尤其是在2012年开展了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监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数据库。
五是建立了良好的监测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对于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导向作用和影响不断显现。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采取了“个别反馈、分级报告、互不交叉”的结果反馈方式,国家级报告根据监测所发现问题的归口,分期、分批向相关负责部门呈送政策咨询报告和简报,成为中央和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同时监测中心的专家直接前往参与监测的样本省和样本县,以“集中解读、分散答疑”的方式进行反馈,部分地区已经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之中,提高了各项工作的针对性。
短短数年,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完成了发达国家数十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不仅建设过程符合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且超越了国际上单纯依托学科开展监测的格局,体现了突出的中国特色和创新。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积极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创新实验的良好局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十年的“赶考”
已是最后一篇
-
新十年的“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