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
发表时间:2013-09-13   来源:新华网

  问:在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进口农产品只能用来调剂余缺,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要结合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和主要农产品发展的优先顺序,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

  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要在耕地、政策、科技、人才、制度等方面下工夫。

  耕地是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几年中央政策好,农民种田有积极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重点是增加农业补贴,提高收购价格,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技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研发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

  制度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问:随着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看?怎么办?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建立起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

  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产地重金属污染,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另一方面,也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还相对落后,目前全国有2亿多农户,生猪养殖户有6000多万户。不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讲,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解决数量问题更复杂、更艰巨。

  我们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就是一手抓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强化全程质量控制,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王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