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中国梦》创作灵感源于东莞历史
发表时间:2013-03-20   来源:东莞日报

  《中国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东莞历史。”广东著名词作家杨湘粤说,莞产歌曲《中国梦》的问世,是多人和多个部门合作的结果,是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组织他和作曲家崔臻和联手创作而成。

  东莞原创歌曲《中国梦》媒体见面会在市文广新局举行,主创杨湘粤、崔臻和向媒体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及歌曲背后的故事,广东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在会上表示,他对这首《中国梦》很欣赏,“创作者在整个艺术上的把握非常好,第一句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目前,在众多同题材的作品中,东莞创作的这首《中国梦》是反响最热烈、影响力最大的一首,“这是值得我们东莞人骄傲的一件事情。”陈小奇说。

  灵感来自鸦博馆解说词

  见面会刚开始,杨湘粤便道出了“梦”的由来:去年1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其中提到“落后就要挨打”。正是这句话引起了东莞市文化部门的注意,因为鸦片战争博物馆的解说词里就有这么一句,“这个正好符合我们东莞的历史,和东莞的实际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你在倾听,我在倾听,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这个声音是指什么声音呢?就是‘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就是我们从鸦片战争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杨湘粤说,170多年前,正是东莞虎门销烟这一历史壮举,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歌词巧妙融合经典热词

  “‘中国梦’有很多的解读,但我觉得杨湘粤的词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概括得非常完整,几个最主要的关键词、中心词,都很巧妙地融在里面。”这是陈小奇对《中国梦》的第一印象。

  在杨湘粤的笔下,《中国梦》的歌词恰如其分地点缀着如“文明梦”、“和谐梦”、“触摸幸福”、“脚踏实地”等当前经典热词,叙事中饱含深情,娓娓道来“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我的梦,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歌词生活化,是杨湘粤一直以来的艺术追求。“虽然《中国梦》是一首正能量的歌曲、主旋律歌曲,但主旋律歌曲不一定是硬梆梆的,一定要深入人的灵魂,让大家接受的不是口号,它就像跟你在谈话,跟你在聊天,让你一步一步深入。”杨湘粤说。

  “带有很强的广东烙印”

  在曲调和旋律的创作方面,崔臻和同样追求生活化、通俗化,“在谱曲的过程中,我主要追求两点,一是尽量贴近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语言;二是增加流行元素,吸收了很多流行唱法,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兼容并蓄。”因此,崔臻和在定调的时候没有定得很高,整首歌在慷慨激昂中饱含深情,情绪自然推进,很有亲切感。

  “这可能是南方歌曲创作的一个特点。”陈小奇指出,歌曲的演唱者陈思思也是从广东歌坛走出去的,所以在杨湘粤、崔臻和、陈思思三人的合作下,歌曲“带有很强的广东烙印”。

  对于这种表现手法,陈小奇很欣赏,“这首歌的出现,在主旋律歌曲上开拓了一条新路子。”他说,现在很多主旋律歌曲,大部分都在制造一种“伪激情”,有很多张牙舞爪的东西,“作为一首作品,你必须深入老百姓,深入听众,而不是仅仅表现一种外在的东西。就这首《中国梦》来说,我觉得歌曲确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赵水平)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