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居民不见外是对社区工作者的最好认可
发表时间:2020-02-25    来源:党建

  1月10日中午,推开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老年食堂的门,融融暖意扑面而来。30多位社区老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欢聚一堂,为社区两位高龄空巢老人朱月仙、关瑞华庆生。为了让空巢老人感受到社区的关怀,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以后每月中旬都会为空巢老人举办福寿满堂生日会。

  朝阳里社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西南部,由5个自然小区组成,常住居民1869户、5756人。1988年,由13人组成的义务包户小组点燃了社区志愿者之火,30多年来,社区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朝阳里社区视察工作时,提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社区党委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为宗旨,致力于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协同、高质量志愿服务团队为补充,实现居民高度自治的志愿服务型社区。

1月10日,朝阳里社区工作人员为两位高龄空巢老人过生日。

  汇民需,健全为民服务工作机制

  朝阳里社区坚持问需于民,摸准需求。2019年3月,社区党委研究制定《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工作制度(试行)》,形成居民需求收集、研判、解决和反馈的闭环工作制度,时时更新完善《精准化精细化为民服务工作台账》《民情日志》。社区党委招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全覆盖式居民问需调查,梳理汇总问题共10类、473条,将居民问题清单、需求清单与《朝阳里社区服务项目清单》、职能部门分工精准对接,截至2019年底,解决问题42项。着力打造“全科网格员”队伍,社区党委书记作为总网格长,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严格履行职责,坚持每天2次走访入户,每次不少于90分钟,尤其对社区特殊人群进行经常性走访,搜集社情民意,将网格巡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比如电路损坏、暖气不热等通过智慧网格APP反馈到相关部门,并进行后续跟踪。

  解民愁,搭建新型志愿平台

  朝阳里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共建,引进共建单位志愿服务团队,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专业化志愿服务。社区党委积极调动辖区共建单位资源,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结合居民诉求,定制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实现双向问需、双向服务、资源共享、社区共建。在“牢记嘱托、赤诚服务——三认四百双结对”现场会上,近50家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和众多爱心人士将现场公布的十几项难题全部认领。

  此外,社区党委根据不同人员的结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比如,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天津口腔医院等联合举办各类专项医疗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送“诊”上门;依托“五爱”教育阵地组织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体验活动,引导青少年参加社区清整、慰问孤老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领略志愿精神。截至2019年10月底,社区共举行106场共建活动,有60家单位走进社区,受惠人群超5000人次。

  聚民心,探索居民自治途径

  社区党委为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发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退役军人、社区居民代表等骨干力量,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红色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在旧楼长效管理、卫生清整、社区平安巡逻、走访慰问社区老雷锋、老党员等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支强有力队伍。

  在居民议事协商会上,他们积极献言献策。“咱社区地方小人员多,特别容易把东西堆在楼道,这个事儿呀,加强宣传的同时,咱还得入户一个一个解决。”在探讨楼道堆物问题如何解决时,退休老党员柴志华这样提议。在区委、街道领导的统筹协调和社区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得以扩建,老年食堂建成,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娱乐、就餐等多方面需求,实现党建资源优势转变为社区治理资源优势,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走访社区时曾指出,要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社区党委积极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在退役军人工作方面采取“两步走”:一是做实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社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深入挖掘退役军人事迹,为社区20位退役军人撰写回忆录并广泛开展宣传;二是用好退役军人力量,发掘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骨干参与小区共同治理工作,组建了30名退役军人党员志愿服务队,使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作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王金祥表示:“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服务人民的初心没有变,还可以为大家做点事儿。”

  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苗苗感慨道:“现在居民们有什么事儿都愿意找我们,跟我们不见外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今后,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把社区建设得更美更好。”(季婕非)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