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3时许 G20峰会开幕式
拨开前行迷雾 阐明中国方案
杭州汇聚天下宾朋,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缺席。他们为友谊而来、为发展而来、为世界经济的未来而来。
会场顶端,黛青色的圆形吊灯,典雅中透出温润光亮。每位领导人面前,“中国风”的卷轴平整铺开,静待各方合力书写新的全球故事。
这是世界走到又一个关键当口下的一次G20峰会——
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世界经济如何“开源”?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各国经济社会如何“承压”?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国际经济合作如何“重振”?
深层次变革正在酝酿,全球发展困局亟待破题。从中国经验出发,习近平主席主张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自圣彼得堡峰会初次亮相G20峰会,习近平主席为这个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带来的中国方案,始终超越全球市场短期的起起伏伏,致力为世界经济行稳致远出谋划策。
2016年,G20“中国年”,主席国引领会议走向、影响峰会成败,责任更为艰巨。习近平主席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更深刻系统阐述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打造创新型世界经济,方向更清晰。杭州,一座因创新而活力迸发的城市。峰会前后,走访阿里巴巴写入多国领导人的活动日程。专注“创新”的中国探索,给G20决策者带来启示。全球创新呼唤各国合作,G20拥有作为空间: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为世界经济增长谋动力;坚持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空间。
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声音更响亮。“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在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的背景下,部分经济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逐步加剧,一些国家筑堤拦坝。大国责任总是显现在艰难险阻处。面对逆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声音和实践。远见决定高度,行动决定结果。习近平主席强调,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打造联动型世界经济,路径更明确。历史演进到今天,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成为现实。国家的发展同全球的增长形成联动效应,才能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习近平主席着眼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痛点难点,为各国联动发展进一步厘清思路:继续加强政策协调,减少负面外溢效应,共同维护金融稳定,提振市场信心。
打造包容型世界经济,行动更坚决。杭州峰会一个鲜明特色,是把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投向所有人群,缩小各国发展鸿沟,使世界经济增长红利为各国人民所共享。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责任担当,也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开幕式致辞,习近平主席用这个数字警示各方。
为世界经济前景增加“确定性”和“方向感”,G20这个“关键少数”能够也应该发挥作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G20建立起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传递信心、为国际经济合作提供驱动。
“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习近平主席心存长远。着眼于G20机制发展,他给出“四个倡议”——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一份充满针对性与前瞻性的开幕辞,让杭州峰会的方向为之明晰,一段集众智、聚合力的崭新航程由此开启。
高瞻远瞩又务实有效的中国方案,总能激发最广泛共鸣。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可持续发展“说易行难”,中国推动杭州峰会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订行动计划,这是历史性的贡献。德国《世界报》透露,默克尔总理在峰会现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让她感到非常满意的是,作为G20的轮值主席国,中国特别致力于结构性改革,以提振低迷的世界经济”。
4日晚 晚宴、晚会
别样的外交舞台 别样的中国讲述
江南好,最美是杭州;杭州美,最怡是西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也曾接待过无数贵宾佳朋,却从未像今日这般。此时,它汇聚了代表着全球2/3人口、近90%国内生产总值的G20领导人,汇聚了万千聚光灯。
4日晚,领导人们走出会场,来到垂柳依依、星光璀璨的西子湖畔。习近平和彭丽媛以一场持续4个小时的中国文化盛宴,欢迎出席杭州峰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所有嘉宾。
这是中国故事的舞台,一次别样的中国讲述——
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历史。晚宴现场,人们屏息凝听习近平主席在讲台上的致辞。千余字讲话,一半的篇幅留给了历史。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往史,在杭州城内竟然俯拾皆是。
这座城,这片湖,意大利教廷的使者利玛窦来过,印度非凡的诗人泰戈尔来过,南非伟大的总统曼德拉来过。今夜,它是沟通中国与世界、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一座桥。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意境如诗如画,习近平主席高声诵读泰戈尔关于西湖的诗句。
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文化。国宴瓷、杭帮菜、丝竹乐,如果说漪园盛宴是中国雅文化的一次展示,那么西湖晚会则是一曲诗与画的欢歌、一出光与电的交响,一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美是真正的世界语言。看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啧啧称赞,纷纷拍照留念,久久回味。当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遇到德彪西的“月光”,当发乎情止乎礼的“梁祝”触碰缠绵悱恻的“天鹅湖”,当淡香悠悠的茉莉花引出慷慨奔放的“欢乐颂”……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全球治理的磨合,首先要寻求文化的认同;全球治理的共识,也要从文化传统中探索沟通之道。
这是外交关系的舞台,一次别样的“散步外交”“游船外交”——
风轻云淡,烟波澹澹。晚宴前,习近平和彭丽媛同贵宾们一起,沿湖边小路漫步前行,边走边谈,笑语盈盈。
晚宴后,他们一道乘船,来到西湖岳湖观看演出《最忆是杭州》。夜游西湖,如在一幅湖光山色的水墨画中行走。眺望远方,雷峰塔熠熠生辉,古老而现代的杭州城静谧祥和。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意境,领导人们切磋交流,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留下难忘回忆。
此景此情,重温习近平主席在晚宴上的一席话,品读出更深刻的含义——
“我们为了共同的使命而来”,“我们为了更紧密的伙伴关系而来”,“我们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来”。
“只要我们不畏浮云、极目远望,就能看到山明水秀、无处不美的景色。只要我们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就能无论晴时好、雨时奇,都坚定前行,共抵彼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习近平的“一带一路”足迹
已是最后一篇
-
习近平的“一带一路”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