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寻找生活之源 贴近人民心怀 发出时代之光
发表时间:2014-10-18   来源:光明日报

三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二为”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72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说,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中心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72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决定着文艺的性质和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文艺是为人民的文艺,因此,文艺创作必须要根植人民、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生活与文艺的关系,有如水之源、树之根。

    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富矿,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用好人民生活这个富矿,就需要文艺工作者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想要有所成就的文艺工作者,会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孺子牛和小学生;会自觉风雨同舟地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把视点对准真实的生活,跟上生活新节奏,把握人民新需求;会自觉让自己的作品中充溢着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生活气息。

    艺术要上去,文艺工作者要下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中国文艺发展史证明,那些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文艺作品,人民群众是不会给予掌声的。真正优秀的、富有永恒价值的文艺作品,从来都是文艺工作者在投身现实生活,触摸时代脉搏,“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情形下创作出来的。贺敬之之于《白毛女》,赵树理之于《小二黑结婚》,孙犁之于《荷花淀》,莫言之于“伟大的中国小说”,无一不是例证。贺敬之正是在下农村的锻炼中,深入陕北农民生活,体验农民情感,学习陕北方言,吸吮秧歌、小戏等陕北民间艺术甘露,才成就了歌剧经典《白毛女》。孙犁也是在白洋淀担任小学教员、参加人民自卫军的过程中,接触到白洋淀军民们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才创作了小说名篇《荷花淀》。自诩为“说故事的人”,莫言将故乡视为创作源泉,将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看作文学矿藏。他坦言自己正在“大踏步地撤退”,撤退到中国本土、古代和民间中去寻找小说再生样式的状态里。

    观照现实生活,书写时代风貌,需要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真诚地深入生活、观察现实,并表达最多数人的现实愿望和理想。“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国梦,需要文艺工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文艺的生命力就根藏在人民生活中。只有寻找生活之源,贴近人民心怀,发出时代之光,文艺家的文艺生命才得以恒久。 

责任编辑:贾 玉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