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伟综合材料作品《寻找焦裕禄》。作者驻扎在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并长期在现场采集观众图像,之后选取了上万张照片,经裁剪拼贴而成这件作品,意在采用记录的方式表现人民对焦裕禄的怀念之情,形象地展现焦裕禄精神从人民中来,在方寸间聚合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体现艺术家对人民公仆与典范、历史与现在、怀念和传承、环境与人物等诸多精神层面的思考。
徐冬冬作品《诗系列组画第3号——国风》。徐冬冬,1959年出生于北京,从事绘画已40余年,早年研习中国画,尤其推崇南宗山水和徐渭、八大山人画风画境,讲究“心造境”,注重“师造化”。其山水画追求冷逸的意境,人物画善用泼墨技法,花鸟画苍老浑朴。在研习中国画的同时,他还坚持对西方绘画的学习,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尝试中西融合之路,作品既有东方的理念和情感,又融入了西方的色彩,画风逐渐向抽象转变,而后涉猎装置艺术等形式。进入新世纪,他由中国哲学的概念切入,致力于抽象绘画创作,并试图在与西方抽象绘画的结合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同时在技法上运用拼贴以及纸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等表现形式,创作了《围与不围》系列、《四季》系列等作品,探讨人类文明的演变,描绘着他对宇宙生命的体悟——冬去春回的吐故纳新、新生事物的静雅以及百花争艳之后的凋残之美。(立京)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一思想既是文艺创作的核心命题,又是文艺工作者职业修养的价值导向。 服务人民 塑造人民 文艺为人民,是几十年来我们党的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5月,抗日战争正进入艰苦卓绝的阶段,人民解放事业远未完成,毛泽东同志对其时的状况作了分析: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当时,文艺战线与军事战线是并置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注释中引用了列宁的话:它(文艺)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疾呼文艺应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在这里,文艺是唤醒人民、塑造人民的动员方式和斗争武器。 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塑造人民。在这里,人民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既是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优秀传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熏陶下的文化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强调,“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无疑体现了文艺的人民主体性的提升。 “人民的主体性”不仅指人民作为文艺的对象,而且指人民是体察检验文艺的主角;不仅指人民是艺术创造中的实践者,而且指人民是孕育和验证文艺发展的广袤大地;不仅指人民是伟大的文艺史诗的剧中人,而且指人民是伟大的文艺史诗的剧作者。随着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人民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日益提高,人民日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创作和接受的主体。这与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积累是分不开的。它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扎根大地 深耕大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文艺普及工作的迫切性:“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而要普及就需要先听懂群众的语言,毛泽东同志强调,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文艺工作者应该虚心去接近、去学习、去熟悉,要求干部和文艺工作者与普罗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毛泽东同志的这一系列思想,催生了当时解放区的文艺创作的深刻转向,在新中国诞生之后的岁月里,主导着中国艺术的发展。美术界一方面积极地向民间学习,催发了新年画、连环画等艺术样式的勃兴;另一方面,普及的意识成为一种重要内涵,潜化在中国画改革、油画创新等一系列艺术发展之中,至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习近平同志在强调普及的同时,还强调将人民作为中心、作为根源、作为高度的要义。一方面,他冀望文艺工作者“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实际强调的是文艺不能脱离生活,强调的是从一个共同、共生的文化生活层面出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另一方面,他又深刻地揭示了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要求在更新,文艺工作者所面对的不只是普及的问题,还有如何提高的问题。“高峰”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创造,还营造着一种风气,从而促进着相关领域的自我完善和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美术创作领域,中国画作为民族的艺术,尤其要树立高峰意识,以对民族艺术的坚守和拓展为己任,重建当代文化联系,再造东方艺术高峰。 在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还对文艺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他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热切呼唤艺术家要担此重任,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是一个重要入口,从这个入口深入下去,我们得以了解生活、认识时代。同时,从这个入口深入下去,我们还将接受生活的磨练和塑造,通过深耕大地、扎根大地,完成一个漫长的生命塑造,由此艺术家成为真切的生活中人,成为潜伏在生活基层的警觉的“哨兵”,从一个人的生活观照转化而为一代人的历史观照,从一个人的生存遭遇转化为一代人的共同命运,就像我们从油画《父亲》中看到所有中国人的父亲,从木刻组画《秋瑾》中看到一代东方人的觉醒。 人民品格 时代现场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见证者;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这形象地勾画出了文艺的人民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以生动的品格活在艺术作品中,活在文艺创作的进程中,支配和推动着时代的艺术创作。 “人民”富有时代的精神。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深刻指出,文艺创作不要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要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抗日战争时期,蒋兆和在沦陷区创作的宏幅巨构《流民图》,深切地揭示了战乱和饥荒年代流离失所的流民的悲惨境况,浓郁的现实主义手法弥散着悲悯情怀,强烈地镌刻着那样一个时代的印记。罗马尼亚艺术家科尔内留·巴巴曾有一幅名作《从田间归来的农民》,描绘一群典型而生动的山民从背景的暗色中走出,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人民思想。当有人反复追问这群人从何处归来又去向何处时,巴巴愤怒地回答:“他们正从画面的左边走向右边!”对于真正的绘画来说,表达人性的时代精神是最重要的,去向的细节不过是赘述。 “人民”是有肉身的。人民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是人民的肉身。习近平同志提倡艺术家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吸引了中国一大批爱国青年,由此创作出一批具有“肉身”之感的人民形象。1935年,广州青年版画家李桦创作了木刻版画《怒吼吧,中国》,描画了那个时代的民族影像。在上世纪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历史上,美术以其强烈的形象感,塑造了一批极具人民性的时代精品。那些匍匐前行的劳动者形象,那些化身成山河的就义者的身躯,连缀成新中国的文化精品长廊,连缀成一代代后来者与历史的情感丝线。王式廓的《血衣》,以一个不在的身躯,宣示对于罪恶的控诉,正是其中生动的一例。这些文艺创作的肉身集体地塑造了人民,塑造了与我们“血肉”相连的精神共同体。 “人民”是有根性的。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的根性在生活中,只有扎根生活,才能把握根性,才能找到可资重建和再造的自我表述机制的根源性因素,去对接创作的源头活水。如何既“接地气”又“攀高峰”?“地气”与“高峰”是不矛盾的,只有根扎得深,艺术的峰峦才能攀得高。“生活”到底是什么?是异乡风光的采风掠影,还是时代生活的深耕大地?是即物即景的记录,还是真正影响和塑造我们一生的、赋予我们创造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现场?美术界有“写生”的民族传统,有扎根生活的生动榜样。美术工作者中既有扎根民间、源于基层的创作者,也有很多画室里的苦斗者、寂寞的守望者,他们都既接地气又攀高峰,在他们的身上接活着人民的根性,延伸着人民的根性。 习近平同志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既是一份深切的诫勉,高屋建瓴地揭示了文艺创作人民主体的核心,蕴含指导文艺创作的重要思想;又是一种殷切的鼓励,向我们直抒胸臆,倾吐出对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伟大民族的文艺作品的热烈期冀。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而且要化为行动,自觉践行这一重要思想,以优秀的作品回馈重托,回馈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许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