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合作共赢的“黄金时代”
发表时间:2015-10-19   来源:人民日报

  ——写在习近平主席启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2015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面向欧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驶入发展快车道的中英关系开启“黄金时代”,将书写怎样的双边关系新篇章?

  中欧建交40周年,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踏上新征程,将为国际新格局注入怎样的新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满载“十二五”累累硕果的中国列车,正在奔向令人憧憬的“十三五”新阶段,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新变化?

  聚焦习近平主席的金秋5日英伦之行,人们将看到一系列情景生动、内容深刻的答案。

  (一)

  不寻常的“信使”来访,拉开2015年中英关系盛事的序幕。3月2日,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邀请函送到北京,郑重表示女王邀请并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访英。

  这一天,习近平主席深刻论述了中英两国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意义——“中英两国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今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中英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加强交流合作必将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刚刚过去的10年,中英关系历程呈现了大量令人鼓舞的收获,预示着更多值得期待的进展。

  英国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对华合作的“西方首次”,中英关系的密切性、全球性和示范性一步又一步彰显。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表态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成立中国在亚洲地区以外的首个人民币清算中心,支持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英双边贸易额早已从2005年的不足400亿美元跃升至2014年的808.7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2014年突破110万。

  英国政府多次表示,中国发展是英国的机遇而非挑战。曾许诺“英国将做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支持者”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不久前再次表示,英国坚定致力于发展对华关系,愿成为中方最开放的合作伙伴。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表示,英国应该是“中国在西方的最好伙伴”,英中两国合作进入“黄金十年”。

  正如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所言,“开创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非朝夕之功,而是‘水到渠成’”。当前中英友好合作奔涌向前的潮流,正是点点滴滴的行动不断汇聚起来的。

  两国高层往来密切,双方建立了总理年度会晤、战略对话、经济财金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等几十个对话机制,在贸易、投资、金融、文化、人员往来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英国《经济学家》写道,从英国首都伦敦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打车到英格兰银行的所在地,你会觉得好像是在中国。中国的银行与企业在这里随处可见,正是中英经贸关系最突出的体现。

  爱丁堡的动物园里,来自中国的大熊猫“甜甜”和“阳光”永远是最耀眼的明星。“甜甜”不仅被誉为全球“最受欢迎海外大熊猫”,还一度被列入英国广播公司的“年度女性榜”。

  文艺舞台上更是异彩纷呈:被誉为英国国宝级舞台剧《战马》的中文版成功完成在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亚洲首演;中国爱乐乐团登陆伦敦逍遥音乐节,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演奏改编自昆曲的小号协奏曲《万年欢》……

  人们正在热切期待中英关系树起又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白金汉宫最高礼遇,金融城铺上红地毯,契克斯庄园敞开大门。“我们非常期待中国国家主席的国事访问。英国政府正在为习近平主席的来访精心准备。”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之言热情洋溢。

  (二)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英国希望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好的朋友,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仅会促进中英关系,而且会带动中欧关系向前发展。

  中欧关系正进入承前启后、成熟稳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014年习近平主席的暖春欧洲之行,访问了德国、法国等欧陆国家,深刻系统阐释了中国对欧外交的立场和主张,指明了中欧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战略方向,增进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拉近了欧洲国家同中国的心理距离。中国气质深深感染了欧洲民众,当地媒体发出“北京很远,但又如此之近”的赞叹。

  今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欧洲客人时多次指出,中欧要继续推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落地生根。如今访问英国,又一个欧洲大国,又一片合作热土,更让人们感叹中欧正身处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毫无疑问是利益高度交融的命运共同体。

  中欧战略对接稳步推进。今年9月,在第五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中欧双方签署《关于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的谅解备忘录》,促进中国的“一带一路”与欧盟的“泛欧交通运输网”等互联互通倡议间协作。在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看来,“欧洲在‘一带一路’上发挥关键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当今大多数的国际政策是面向世界的,试图解决问题、应对危机,而‘一带一路’则是高瞻远瞩的,寻求以积极的姿态转变现有世界格局”。

  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发表的文章写道:“2015年,荷兰鹿特丹港迎来了第一批经由铁路运抵的中国集装箱。这一陆上路线开通后,海路大约60天的货运时间被缩短至约14天……惠普等公司已经利用新路线从中国工厂向欧洲客户发货……现代版的‘大篷车’已行驶起来。”

  中欧经贸合作不断提升。不久前,中国电商阿里巴巴对外宣布,将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开设“大使馆”,希望将自己定位为欧洲商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这一决策是在中欧经贸合作不断突破的背景下作出的。2014年中欧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比40年前增长了250多倍。欧盟连续11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距离《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承诺的“2020年中欧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目标越来越近。

  中英经贸合作在中欧经贸合作的大盘子里,正日益成为一个亮点。曾经,中国驻英大使非常坦率地向英方提出,在开展对华合作方面,英国已经落在一些欧洲国家后面。时至今日,“落后”的局面已经开始改变。今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宣布,过去5年中,中国对英投资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长。英国现已成为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几乎占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总额的30%。仅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就在英国启动了112个项目,创造了近6000个新的稳定就业岗位。英国前外交官布朗甚至套用中国理论点评当前中英经贸合作:“不管白猫黑猫,能创造就业就是好猫。”

  中欧人文交流不断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媒体、青年和妇女领域,正在成为中欧交流合作的新亮点。2014年,中欧人员往来接近600万人次,首次超过中美人员往来规模,平均每天约有1.6万人、70多个航班穿梭于中欧两地之间。截至2014年底,欧盟28个成员国建有122所孔子学院和203个孔子课堂,中国高校已开设欧盟全部24种官方语言课程。中欧青年交流活动成为双方建交以来最大规模的人文交流活动。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在布鲁塞尔剧院、在马德里街头,春节庆典让“中国年”成为中欧共同的节日;在欧洲许多高校,对中国的研究和汉语的学习成为炙手可热的课程;从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到展现中国风韵的歌剧《图兰朵》,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让欧洲民众沉醉。

  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欧洲也在实施结构性改革。双方改革进程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核能、航空航天、汽车等传统领域合作,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农业食品、卫生医药、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等新兴领域合作,正同时传递出中欧经贸合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勃勃生机。顺着“一带一路”、亚投行的愿景望去,能够看到整个欧亚大陆携手发展、共创繁荣的兴旺景象。

责任编辑: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