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这部书勾勒了一个青年的成长历程,也描绘了那片黄土地上的乡风民俗。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那段知青岁月里,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语,构成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一面给青年人的镜子,每个青年都可以对鉴自省,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 “近平教我写名字”“近平把粮票和钱压在了碗底下”“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这些淳朴而亲切的生活点滴,让乡亲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当年,习近平同志作为从北京来的知青,带的书装了“两个很沉的箱子”,却并没有在庄稼汉眼里显得格格不入。相反,他扎根在这里,用脚丈量着黄土地的宽广与厚度。大地,总是能反哺最浑厚的力量,提供最为精确的人生价值的坐标系。“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的自述,足以启发我们:青年,唯有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方能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听说,他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即便身处困顿,习近平同志始终没有失却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的信念。“少年心事当拏云”,青年人的蓬勃朝气,或许会遭遇生活的崎岖坎坷,然而决不可忘却瞻望远方的志向。这不是个人得失的算计,而是民胞物与的抱负。正如乡亲们所说:“无论近平当年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还是现在是全党的总书记,他的心一直都在我们老百姓中间。”无论此时身处何方、身居何位,始终以人民为人生航向的指南,青年人才能拥有厚重饱满的人生。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的一番话,是对全体青年人的勉励。今天的青年,站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历史节点,更当努力思索,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是什么样,自己所参与建设的中国未来是什么样。 这个问题,在梁家河的田垄上,在乡亲们的口碑中,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的自述里,相信青年们可以找到答案。(光明日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