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还有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前列和创新型国家行列,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统筹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人才强国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升创新创业创造的品质,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新起点面临新任务。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人民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经过新中国成立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中国GDP占世界GDP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2018年约15.7%。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5元,属于“要素驱动”阶段;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进入“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2035年,人口数量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将是人类发展格局的重大变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基础支撑,健全创新驱动、创新引领的体制机制,把创新活力、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中国标准、质量、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
新范式催生新变革。当前,新技术经济范式正在对传统发展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201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之比为2.18%,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之比为5.69%,两项经费的规模与强度均创历史新高;创新及市场新主体大量增加,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区域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创新创业向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服务经济强劲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合作网络广泛拓展。这些成就为中国原发性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打下了坚实的技术经济基础。与此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凸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更具复杂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符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未来需求的制度体系,统筹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升中国制造与中国服务品质,加速新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和发展,争取先发优势和战略主动。
新体系要求新支撑。实现创新驱动和创新引领,需要主动进行投资、需求、人才、教育、产业、贸易、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结构调整。现代化创新体系是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体系及创新创业体系,人才、资金、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体系及数据、平台与科研设施等支撑体系,绿色创新体系,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区域、国家、全球开放创新体系及空间布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科研伦理、诚信责任等激励和平衡机制,创新治理体系等。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创新体系,既要提高要素质量,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培育专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和品质;又要优化创新体系结构和创新生态,扩大、深化国际国内创新合作,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新目标激励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的战略部署。当前要把握好全球科技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优化升级交汇融合的战略机遇,发挥好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产业体系完整等综合优势,充分考虑不同主体、区域创新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构建自主、协同、开放的现代化创新体系,更加重视补创新短板、挖创新潜力,塑造新的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从社会机制看,要完善以信任和包容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改进学风建设,构建以诚信和责任为基础的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从市场机制看,要加强创新主体公平竞争、交流合作,强化学习转化、协同创新和综合集成,形成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从政府机制看,要促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五大文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强化国家总体安全科技保障,持续夯实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万劲波,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