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等
发表时间:2019-06-10    来源:红旗文稿

  高翔: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积淀、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的红色资源,包括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在内,覆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全过程;狭义上的红色资源,主要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关的、打上了革命烙印的精神和物质形态的文化,包括红色历史遗物、遗存、建筑、旧址和场所等等。红色传统,主要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包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敢于牺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在内的优良传统,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内的“三大作风”,都属于这个范围。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强调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并不断赋予红色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红色精神的总结和弘扬。他指出,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他强调,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保护红色文化、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来源:《党建》2019年第5期)

  苏希胜: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和使命决定其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并必须摆在首位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位属性。任何政党从本质上讲,都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无疑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上人数最多、力量最大、任务最繁重和神圣的政治组织,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任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而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政治领导,即党要为中国人民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开辟正确的政治道路,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沿着正确道路不懈奋斗。要保持党的性质宗旨,履行党的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是党的建设必然的内在要求。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是放松其他方面的建设,而是要求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凸显政治建设的统领和核心地位,进一步明确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党的政治建设上。政治建设搞好了,对党的其他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来源:《中华魂》 2019年第4期)

  肖伟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共产党人最高人生境界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鲜明价值指向。“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就能自觉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去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可谓是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搞新民主主义进而搞社会主义,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就是要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这是第一重境界;“先公后私”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第二重境界;“公而忘私”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第三重境界;“大公无私”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最高境界。这四重境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了方向,也为达到“无我”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5月13日)

  双传学:发扬斗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国际国内各种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风险新挑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这种斗争精神,敢于担当,敢于斗争。面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亮剑,不做“开明绅士”;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不做消极的“避世者”;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不做袖手旁观者;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不做逃避的“甩锅者”;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不做无原则、无底线的“老好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树立为人民斗争、为党的事业斗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斗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的坚定信念,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同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战胜一切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出现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克服各种重大阻力,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重大矛盾,全力打好打赢每一场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第5期)

  唐宗礼:莫以“正在落实”为托词 

  无论工作调研中,还是召开会议时,我们时常听到“正在落实”之类的托词,一些领导干部把它当成了作风不实、工作拖拉、担当意识不强的“遮羞布”,当成了回复上级组织检查和领导询问的“挡箭牌”。从现实情况看,所谓“正在落实”,可以理解为四层意思:一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连落实的计划都没有,属于“子虚乌有”型;二是虽然有了落实的设想,但并没有付诸行动,属于“有心无意”型;三是虽然有了落实的行动,但拖拖拉拉,缺少紧迫感,属于“行动迟缓”型;四是确实落实了,但质量不高,没有达到标准,过不了检查考核关,属于“羞于见光”型。无论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都是责任感、紧迫感不强的表现,都需要彻底扭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任何一项工作,部署再细、设想再好,如果不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就会原地打转、贻误时机,造成工作部署“打水漂”。因此,看准了的事情,定下了的工作,必须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以时间上的高效率、质量上的严要求,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工作中梳理检查出的短板,群众反映的问题,必须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加快解决。否则,小问题就会拖成大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与成本;小隐患就会拖成大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小矛盾就会酿成大风波,甚至引发成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抑或是执行者,都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无论是大事、小事,还是难事、易事,都要竭尽全力、快速高效地去抓落实,不因事小而轻视之,不因事难而畏惧之,不因事繁而躲避之,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中,担当作为、创造业绩、成就事业,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来源:《当代广西》2019年第8期)

  沈逸:赢得中美经贸摩擦需要纠正三种错误认知 

  第一,美国势力大,中国必败,晚认输不如早认输。这种论调在2018年就有浮现,其大致的观点是,中国对美国出口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出口刚过1000亿美元,大家对等加税,中国的筹码远小于美国;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受制于人;中国打不过,打不起,承认这一点虽然是羞辱,“但是没有办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相关讲话还在叙述了中国的劣势之后,告诉主要是青年大学生,这事儿跟你们没啥关系,现在已经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不需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第二,在贸易战中输给美国有利于推进中国内部的良性变革。这种论调偏好的良性变革,就是中国应该复制苏联东欧国家20世纪80-90年代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全面自废武功的做法,希望美方能够通过极限施压,摧毁中国的国有经济体系,摧毁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从而实现其长期以来的某种理想和目标。第三,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必须由认同美方标准的“专业人员”来解决,普通中国人不应该过度关注这个问题。持这一观点的行为体,其基本前提假设是“爱国是需要资格的”,且“这个国家轮不到普通大众来爱”,因此只有符合自由主义价值观、先天认同美国超过认同中国的专业精英,才有资格关注和讨论中美经贸摩擦问题,才有资格提交相关的方案。这些观点的形成不是一夜之间的。从国际层面来看,这是20世纪40年代至今,美国在冷战以及冷战后的时间里,长期推动美式价值观和自由主义在全球传播的结果,是美国软实力对部分中国人群产生深刻作用的外部反应。从中国自身层面来看,在改革开放融入世界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碰撞,让部分人产生了迷茫乃至错误的认识。顶住美方贸易霸凌主义,妥善解决中美经贸摩擦,是伟大斗争;克服上述错误认知,正确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世界,同样是伟大斗争。(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5月20日)

责任编辑:王欣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