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三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发表时间:2021-12-18 来源:光明日报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优秀文艺作品对文艺工作者和时代的重要意义,高屋建瓴,视野宏阔,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集中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一大批现象级的文艺作品走进人们的视野,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从《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长津湖》等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片,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系列收视率屡创新高的优秀电视剧;从展现中国文学斑斓色彩的小说《人世间》《牵风记》《北上》,到观众喜闻乐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精彩纷呈的优秀文艺作品,彰显着当代中国文艺的鲜明品格。

  “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优秀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的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只有笃定恒心、倾注心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才能打造出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近年来,一系列精心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契合点的文艺作品好评如潮,从《记住乡愁》《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到《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这些精品力作,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彰显了当代中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任何时代的文艺都是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新时代中国文艺必将开拓出崭新的境界,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中书写更加壮丽的精神史诗!(光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贺 子桓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