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和文艺工作 以人民为中心是关键
发表时间:2015-06-12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创造,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艺术,二是人民的历史创造与艺术创造有时是同步的,人民的历史实践定义了美,并成为美的一种表现

  人民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文艺创作和评论应该坚持在实践中校正标尺,封闭化、圈子化、阁楼化和贵族化会把创作和评论赶进死胡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能简单理解为只鼓励现实题材,忽视历史题材。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承载着历史警示、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反思,积淀了深厚的人民的实践和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些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最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思想精髓和时代表达,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实践指南。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对文艺中“人民”属性的理解。

  以人民为中心认识美的本体

  审美是文艺的目的之一。什么才是让人动心的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美感是享受生活的愉悦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赋予了美以具体内容和形式,艺术家遵循美的规律,契合美的要求,通过自身的艺术创作,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创造,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艺术,二是人民的历史创造与艺术创造有时是同步的,人民的历史实践定义了美,并成为美的一种表现。

  用题材、内容、叙事、情节、形象直接反映人民实践、描绘人民群像、表达人民情感,这是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直接表现。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高度集中、非常典型地反映出改革开放年代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情感,其中角色让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如此,小说还揭示出奋斗与梦想、时代与成功、个体与社会的深刻关系,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一部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文学经典。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抓住美的本质,受到人民的欢迎。

  音乐、绘画、舞蹈、摄影等“纯艺术”,喜欢它们的人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不分种族。这些所谓的“纯艺术”,来自艺术家的艺术天分,是纯粹的个人创造,似乎与人民、与社会、与生活、与实践没有关系。但是人们喜爱这些艺术作品,完成对其审美,并不是毫无理由。康德说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艺术家创造美时应该没有功利目的,有强烈功利目的者,不容易创造好作品;虽然创作没有既定的目的,但如果是美的,其结果却是符合目的的,也就是符合人类社会的规律。黑格尔在康德美学的基础上,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指出了美与理念的内在逻辑关系,说明没有孑然而立的“纯艺术”,背后总有思想、理念、观念的蕴含。

  正如《美的历程》所指出,积淀在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人们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只有共同的而不是个别的、社会的而不是个体的、现实的而不是意象的,才真正能够积淀下来,成为人们共同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人民”及其实践成为审美的内在因子,才会实现所谓对“纯艺术”的鉴赏。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观在文艺领域的具体呈现。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助于正确地看待社会历史,把握历史的本质,感受生活的本色,领悟艺术的真谛,从而获得无比开阔的创作视野。

  以人民为中心透视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人民评价是人民在文艺审美、文化消费后的反馈;市场检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评价的表现方式;专家评价则通过专业的知识、理性的分析、综合的考量,力求完整、准确地反映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体现。完整的艺术活动,必然包括艺术家的创作(生产)和受众的鉴赏(消费)两个核心环节,缺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之为审美。受众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爱读、爱看、爱听、爱唱、爱跳,这是对作品价值的基本评价。一般而言,这个受众群体越大,作品流传越久远,作品的艺术魅力就越可靠。文艺如果仅仅满足于小群落、小圈子的审美趣味,只是顾影自怜,就偏离了“人民”这一中心。当然,高端文艺、高雅艺术同样来自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实践,但它的鉴赏和品味需要以相当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为基础,因而不容易成为大众文艺,即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大众文艺与高雅艺术并不是对立的,大众的也可以是高雅的。人民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文艺创作和评论应该在实践中校正自己的标尺,封闭化、圈子化、阁楼化和贵族化都会把创作和评论赶进死胡同。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文艺作品成为市场的奴隶,打着“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旗号,持着“喜欢就是好”的片面认识,迎合受众的感官刺激,色情的、暴力的、恐怖的、猥琐的、反智的等低俗产品大行其道,降低文艺审美品格,放弃文艺精神追求,成为颓废的、萎靡的、消沉的、迷幻的精神鸦片、文化毒品,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利益。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高远的社会理想,以实现人民福祉、引领人民进步为目标,在揭露、鞭笞丑恶的同时,关怀人生,温润心灵,昭示光明,催人奋进,为维护和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作出贡献,这才是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当前,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期、社会变革转型期,要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铸造全体国人共同的价值之魂是当务之急。因此,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以人民为中心廓清创作误区

  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写普通百姓。不管是什么题材,只要体现人民的要求,就是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因此,在创作中,伟人可以写,英雄可以写,模范可以写,不仅可以写,而且应该重点写,因为他们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的情感、经历和追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表现中国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表现新中国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美好景象;歌曲《天路》,用词曲的意象美、旋律美、声音美颂扬青藏铁路,表达了西藏人民走出落后、走向富裕和幸福的美好愿景。这些作品或以伟人为主角,或把景物作为表现对象,表达了这个时代典型化的历史实践和人民的理想,是实实在在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对象的文艺精品。

  深入生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必由之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吃透生活底蕴,汲取艺术养分,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创作前,主创人员在农村体验了半年多,走访了40多个村子,采访了60多位村支书。该剧源于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感悟,用喜剧的风格反映现实,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等深层次改革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变革当中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新鲜浓郁的泥土芬芳、如临其境的矛盾呈现、引人向上的艺术基调,使该剧成为广受欢迎的农村题材作品。

  当前,网络文学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一些网络作家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没有深入到火热的生活和实践当中,因而使创作呈现出虚无、干瘪、空壳的形态,只剩下情节的雷同、叙述的重复、内容的荒诞、旨意的低矮,与优秀文艺作品展现的五彩斑斓的生活、高远博大的境界有不小的距离,难以成为文学经典。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能简单理解为只鼓励现实题材,忽视历史题材。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历史题材承载着历史警示、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反思,积淀了深厚的人民的实践和认知。当前,历史题材创作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随意地剪裁、消费、涂改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陷入戏说、调侃、搞笑等过度娱乐之中,大量的历史题材作品不仅无法引起人民深沉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误读和误解。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始终坚持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徐粤春 作者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