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上,北京工业大学2018级的近100名学生同时掏出手机,不到1分钟,手机签到结果就实时显示在教室大屏幕上。
“这节课我们讲《大学是什么》,先请同学们完成15道随堂测试题。”任课教师沈震说。答题也在手机上,通过“智慧课堂”软件,学生们一边作答,大屏幕上一边实时显示出答案。看到对“你希望在大学生活中获得什么”一问的回答,教室里传来会心的笑声。
“把手机转化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既服务了课堂教学,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情况,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可谓‘化敌为友’。”沈震介绍,北京工业大学对思想政治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到课率和参与率,打造出一批精彩课堂。
为了办好思政课,北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委派13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政治辅导员,积极为各二级单位上党课、开展辅导报告、形势政策报告等,并组织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支持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班建设。同时,北工大还把思想政治理论实践与专业实习、志愿服务、星火基金项目、三下乡等结合起来,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拓展。
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如何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北工大不少课程先行先试,做出了有益探索。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是建筑与工程学院的专业课。讲台上,“80后”教授范立峰饱含深情:“我们的前辈钱七虎院士曾赴海外刻苦求学、赴核爆中心现场试验、赴千米地下深入研究,他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杰出成就,更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
结合专业知识,范立峰又给学生们讲解了国家的能源政策和地下能源存储问题,明白自己所学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学生们的劲头更足了。“我不仅在课上学到了专业知识,还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作为年轻人,就是要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忠心报国、攻坚克难的精神,将来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下课了,建筑与工程学院学生江枫仍久久回味。
做好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的支撑。在北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起“专业课共建人”的角色,指导帮助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元素,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并以工作坊形式开设“思政讲堂”、主题实践、教学案例设计等活动。同时,学校以“青马班”为抓手,加强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党性教育、团队建设,有效解决了青年教师开展思政工作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等问题。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不久,校园里的一场海报展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棵大树盘根错节,细细看去,树根正组成一个“廉”字。原来,这是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7级学生范兴一的作品《以廉为本》。
“树根只有深深扎入泥土,才能吸取养分,才能枝繁叶茂。廉为政之本,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如此,这幅海报加深了我们学生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了解和认知,既富有思想性,又富有艺术性。”学生廉欣然在参观时说。
海报展由学校纪委办公室和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举办。“海报设计前,我们先让学生调研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这个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通过设计海报,学生们学习和了解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要求,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变化,再通过专业技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影响更多的人。”北工大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胡安华介绍。
“今后,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探索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让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探索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切实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北工大党委书记谢辉说。(记者 丁雅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