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邻里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邻里关系发生改变,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变得相对疏远。如何传承中华优秀邻里文化,共建社区共同体,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议题。青岛“邻居节”十七载的探索与沿革,为社区建构新型邻里关系、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素材。
建构新型邻里关系:互信互容互合互助
邻里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基于农耕文明,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和地域为基础,具有亲密、互动、互助等特征的邻里文化自然生成,在这种邻里关系中,个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流动日益加快,人与人之间融洽亲密的比邻关系逐渐淡化。邻居之间互为“陌生人”,成为城市社区的常态。邻里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复杂化、表面化和功利化特征,孤独冷漠、不够包容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塑造和重建符合现代文明和伦理道德的新型邻里关系,而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陌生邻里关系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中国传统邻里文化中寻找滋养。
《论语·里仁》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句古语道出了传统中国对邻里关系的认知和期待。“里仁为美”是在中国漫长的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邻里文化观,蕴含着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价值观。一方面,“邻里一家”是传统邻里文化的道德原则和构筑社会人际交往的关系准则;另一方面,“守望相助”是传统邻里相处的实践原则。相扶相助观念引导邻里合力处理公共事务、抵御社会风险。
农耕文明生发的传统邻里文化是我们建构新型邻里关系的思想来源,但在城市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并建构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邻里关系。青岛“邻居节”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传统邻里精神的回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与转化。经过十七载的生根、发芽和成长,青岛“邻居节”成为城市社区重构邻里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它有效化解了城市邻里“陌生人关系”困境,助力城市社区培育出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新型邻里关系。
互信。城市化进程中,信任危机是建构和睦邻里关系的第一个障碍。社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不仅缺乏传统社会的亲缘、地缘信任基础,而且相对封闭的居住方式强化了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距离感和警惕感成为城市居民的第一选择。相互信任感的建立,是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首要特征。
互容。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对稳定单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变迁打破了这种单一性和稳定性。城市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某些方面带来了矛盾和冲突,为化解各种因利益冲突、思想观念差异带来的矛盾,我们需要唤醒邻里精神,倡导包容的和谐人际交往观。包容是现代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内涵。
互合。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依亲缘、地缘而居的熟人社会,通过相互信任和习俗规范引导人与人之间的自愿合作,城市化进程解构了这种关系网络和信任基础。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需要以一种合作精神化解冲突,在认可冲突和差异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寻求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倡导以“合作”为方法,以“和谐”为目的,实现以“合”达“和”的邻里关系状态。
互助。“邻里相扶,守望相助”是中国传统邻里文化的实践导向。邻里具有距离相近的自然区位优势,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就说明了邻里互助的重要功能。互助精神是邻里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体现,互助精神的培养是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实践特征。
互信、互容、互合、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契合了中华优秀邻里文化传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
增强居民认同感,共建社区共同体
现代社区共同体具有“文化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两层属性,社区应以“新型邻里关系”为内核,培育文化层面的归属感和治理层面的参与感,从而塑造和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青岛“邻居节”作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载体,它在重新定义邻里关系内涵的同时,也在培育公共精神,探索共建社区共同体。
首先,“邻居节”构建社区邻里共同体的交往空间。公共交往空间是社区居民交往的重要场域,有效完善的公共交往空间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强化邻里联结。青岛“邻居节”通过再造邻里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场景和活动平台,创新发展了线下公共空间和网络公共空间的叠加机制,从而构建了新的居民交际场景。一方面,打造传统线下公共空间。以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互动活动,以丰富的文化内容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及互动需求,增强居民对社区邻里关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创新发展线上公共互动空间。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媒介,开展“云端邻里聚会”“云端直播”“云端比赛”等各类活动,拓宽了邻里沟通渠道和互动空间。社区居民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和互动,消除了城市生活的封闭性所带来的隔离感和陌生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其次,“邻居节”培育社区邻里文化共同体意识。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共同空间,不仅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实现社区居民生活层面有序有矩的“秩序认同”,还要满足居民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通过塑造集体记忆、建构社区文化,实现社区居民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青岛“邻居节”通过融合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活化邻里情结,培育社区居民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特色节庆日、特色历史文化的独特优势,开展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主题实践活动,增强社区邻里情感联结的同时,提升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形成以德为邻、与邻为善的邻里关系。青岛“邻居节”与文明家庭创建、文明市民选树、道德模范宣传相结合,倡导邻里团结、相亲相爱、尊礼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让居民从内心深处更守礼、守矩、守德、守善。
最后,“邻居节”培育社区邻里治理共同体意识。社区具有治理共同体属性,这一属性要求所有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青岛“邻居节”以政府统筹主导、多方协同、公众参与为特征,实现了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和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的双重推进。一方面,完善利益表达和对话机制。开发“青岛云”社区服务小程序,面向全市市民开放。线上公共互动空间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参与需求,不仅有利于培育社区居民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而且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提升社区治理的自主性。通过协商形式共议共担公共事务,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意愿,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城市发展,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依托“邻居节”,社区邻里共同体在实践中逐步生成,并发挥着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应对社会风险、培育公共精神等重要功能。
和谐邻里关系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青岛“邻居节”弘扬传承了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作者:王琪、陈霞,分别系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