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新的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对着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必须能够保持思想定力;面对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必须能够站稳正确立场。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挺起精神脊梁。而这“精神脊梁”,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他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原则及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政党在长期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不断传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内涵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密不可分,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不仅迄今没有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显现出其真理的力量。
任何阶级、任何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都有其鲜明的指导思想,不存在没有阶级性、没有党性的新闻舆论工作。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这是天经地义的。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在意识形态交锋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特殊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新闻舆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模糊甚至是非不分;对于错误的思想和观点,不敢发声、不敢亮剑;靠黄赌毒、星性腥报道搏眼球、赚点击量;正面宣传的可读性、吸引力、影响力不够;深入基层不多,习惯于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违反职业道德,搞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甚至新闻敲诈;等等。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有些是认识问题,有些是经验问题,有些是作风问题,还有些是品德问题,但从根本上说,都是新闻观的问题,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甚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挺起精神脊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的重要思想,对于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不讳言,无产阶级政党的媒体和一切宣传舆论工作,都是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从来都不讳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马克思在他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明确提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是夺取政权,加入国际工人协会的各国政党都有自己的机关报,即党报。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每一个社会主义的报纸都是党的中心,它既是政治的中心,又是组织的中心。列宁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他同时指出,党的报刊必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观点,绝不允许“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观点”。
在我们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党性原则都是贯穿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鲜明的主线。毛泽东同志在《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一文中指出,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新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所谓“姓党”,概括起来,就是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必须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习总书记对党性原则作出的这一最新概括,反映了我们党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必将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关键是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党管媒体”原则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我们的传家宝。从现实情况看,“党管媒体”原则总体上是坚持得比较好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管媒体”原则在实践中也面临不少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媒体技术、媒体种类、媒体形态、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渠道、主战场。如何管好媒体尤其是管好互联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与此同时,“党管媒体”原则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
一是“不想管”。“不想管”,就是思想上对“党管媒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甚至有抵触情绪,行动上对“党管媒体”消极应对。比如,有的人认为时代发展了,形势变化了,在新形势下,对于媒体还“管”着不放,这是不够开放、开明的体现;有的人认为,现在很多媒体都是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应该“放手”让他们到市场上“自由发展”,让市场去决定它们的生死,管得太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有的人认为,现在提倡“新闻自由”,“严是害、松是爱”,只要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就不要加以干涉,“由他去吧”;还有的人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媒体都由党委和政府主办,都是“自己人”,应该放心,不能天天防着、看着、管着。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成为一些人“不想管”的借口。
二是“不会管”。“不会管”,就是管理能力和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媒体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对于“管什么”“怎么管”思考不够深,办法不够多。最典型的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除了传统媒体之外还出现了很多新媒体。但是,我们媒体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并没有及时跟进和提升,对于网络时代的媒体特征缺乏专业认识,对于网络时代的媒体管理缺乏专业手段。虽然口头上强调“党管媒体”,但事实上,对很多媒体的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甚至盲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
三是“不敢管”。“不敢管”,就是当新闻舆论中出现与党、国家、人民利益不相符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甚至是出现一些原则性问题、大是大非问题时,不敢主动“亮剑”。比如对极力鼓吹西方价值观,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等错误观点,不敢第一时间站出来批驳;对于一些媒体明里暗里成为西方敌对势力的传声筒不敢及时站出来制止;对那些坚持战斗在舆论斗争最前沿,有时被“围攻”的同志不敢及时站出来支持。正是一些媒体管理者愿当“绅士”不愿当“战士”,不敢“亮剑”,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使一些地方的新闻舆论工作有时处于被动地位。
之所以会出现“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新闻舆论斗争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党管媒体”缺乏清醒和科学的认识,对“党管媒体”思想上不够坚定,意志上不够坚强,行动上不够坚决,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欠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去占领;主流的舆论不去占领,非主流的舆论就会去占领。如果我们的舆论阵地被别人占领了,被错误的东西占领了,被非主流的舆论占领了,那不仅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而且关系到政权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做到想管、会管、敢管,确保把新闻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宗旨当然也是为人民服务。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那些“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人民性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多数与少数。以人民为中心,是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中心。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是出以公心的,这个“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不能简单从某一个阶层、某一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样,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具体的某个人或某群人的利益。虽然,具体的某一篇文章可能有特定的指向和受众,可能是为某一具体的群体的利益鼓与呼,但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当是广大人民,我们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广大人民。如果只为某个人或某群人代言,那就脱离了人民,也就谈不上人民性,当然也就谈不上党性了。
二是亲和与迎合。新闻报道一方面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有亲和力,要让人爱读爱看,另一方面又要坚决克服一味迎合、讨好市场带来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坚决克服一味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而忽视社会效果的做法。新闻报道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一些媒体,特别是少数小报小刊、电视栏目以及网络新媒体,充斥着怪异新闻、花边新闻等内容,一些明星大款等名人住在哪儿了、到哪儿吃饭了、开什么车了、去哪儿旅游了、穿什么衣服了,或者同谁好了、嫁给谁了,等等,一些媒体对此趋之若鹜,以猎奇、猎艳为乐。对名人不是不能报道,但整天报道那些鸡零狗碎、风花雪月的事情,对群众能有什么教育意义呢?更多的是负面作用。很多名人是有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媒体应该多报道这些正面积极的事情,这样才能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三是共性与个性。现在,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新闻传播日益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空洞说教、生硬灌输不行,追求猎奇、编造故事不行,刻意迎合、取悦受众不行,庸俗低媚、极端表达不行。不同的人有不同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不同新闻媒体要有自身特色,有精准的受众定位,不能搞成“大而全”“小而全”,千报一面、重复雷同。好的思想、观念、内容,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表达出来。一个主题要有多种传播方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坚持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就是持续开展和不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转改”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新闻工作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人民,只有深入人民群众、贴近普通百姓,才能赢得广泛共鸣、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实践,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火热生活,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有思想的深度。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现在,“走转改”活动已成为新闻战线转作风改文风的有力抓手,要持之以恒开展下去。
总之,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坚持人民性,就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体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以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要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既加强面的广泛覆盖、线的分类指导,又注意把工作做到每个点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坚持党性和坚持人民性是统一的,因为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同样也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真正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更好地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更及时地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不是讲党性,有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文者,贯道之器也。”这个“道”,说到底就是导向,也就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新闻报道既要报道事实,更要传达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涉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具体而言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唱响时代主旋律,提振全社会的精气神。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首要任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着力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展示好社会进步的主流,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要着力营造科学发展、实干兴邦的浓厚氛围,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的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鼓与呼。要充分反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党员干部弘扬良好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风貌,宣传社会各方面温暖人心的善行义举,在全社会唱响昂扬向上的正气歌。
二是必须加强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体现。比如,对于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问题,以及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新闻舆论要着力讲清楚“怎么看”“怎么办”,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引导人们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讲求艺术、改进方法,围绕关切解读政策,针对问题解疑释惑,努力增强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对于一些重大敏感问题,要掌握好介入点,把握节奏、顺势而为,防止形成炒作。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方面,要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发出权威声音,掌握舆论主动。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新闻舆论要早说话、会说话,不失语、不乱语,努力掌握主动权。
三是必须积极开展舆论斗争。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题中应有之义。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都在同我们争夺新闻舆论阵地,我们千万不能天真、不能大意、不能退缩,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在国际重大舆论斗争中,我们既要针锋相对,又要讲究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争取最佳效果。针对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局面,我们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中国声音。
四是必须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引导。这是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着力点。有人说,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传统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有的社会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解主流舆论和主流价值的倾向,这种情况必须给予高度警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的高度看这个问题,切实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打通“两个舆论场”,唱响网上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全面掌握网上舆论场的主动权。
五是必须切实把握好时度效。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方法论要求。时,就是时机、节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实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什么问题在全国报道,什么问题在地方报道?什么问题就报道一下,什么问题跟踪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看看后续发展再报道?这些问题如果把握失当甚至失误,有时候就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把握时度效,并非简单易行,而需要相当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新闻舆论工作而言是普遍要求,没有任何特殊,也没有任何例外。也就是说,不仅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不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不仅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不仅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正确把握实事求是原则与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目的在于团结人、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也是时代要求。一方面,我国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使整体舆论环境同我国改革发展蓬勃向上的态势相适应;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关键是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应当说,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面,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坚持得是比较好的。就量而言是比较多的,体现了“为主”的要求。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提质,就质而言,或者说正面宣传的影响力,有时还很难说是做到了“为主”。就当前情况看,在正面宣传方面存在着这样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挖掘解读不够,生动鲜活不足,群众敬而远之;有的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现象,语言生硬、形式刻板,亲和力、贴近性不够;有的形式上轰轰烈烈、排山倒海,实际效果一般,甚至让人望而生厌。
正面宣传,光是做做样子、满足于完成任务很容易,但要真正产生影响、受到群众欢迎,难度是很大的,不下一番苦功夫肯定不行。要改进创新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重大命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坚持实事求是是不是一致?与新闻的真实性是不是有冲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半点儿含糊或马虎,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同时,我们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搞清楚个别真实还是总体真实,不仅个别的、具体的事实要真实,总体上、宏观的事实也要真实,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实事求是的观点。把握实事求是原则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重在坚持“三个一致性”。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坚持新闻真实性的一致性。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多人口,每天发生着大量事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我们的新闻报道要有问题意识,但是,问题意识不是说只报道黑暗、负面,看不到光明、正面。虽然报道的一些问题是真实发生的,但如果只报道这些问题,那只是部分真实,或者叫局部真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某一叶、某一点可能是真实的,但总体上却背离了真实性。而且,有一些事情特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不报道不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一经报道特别是网络的无限放大,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如果这样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报道这样的问题,社会就会缺乏精气神,甚至会让干部群众士气受挫、人心迷茫。
二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舆论监督的一致性。新闻媒体要直面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要积极关注报道,及时解疑释惑,引导心理预期,推动改进工作。因此,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当是积极的、善意的,态度应当是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式方法应当是合法的、遵守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的。媒体发表舆论监督报道,事实一定要真实准确,分析一定要客观,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官”的位置上。
三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舆论引导、进行舆论斗争的一致性。对社会上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澄清模糊认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分清正误、明辨是非。对敌对势力恶意攻击、肆意歪曲,特别是那些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的言论,要坚决予以回击,决不能让那些人在那里舒舒服服造谣生事、浑水摸鱼、煽风点火、信口雌黄。这方面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与资产阶级新闻观的交锋和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针对资产阶级的“无党性论”,明确提出了“打倒无党性论”的口号。他说:“无党性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资产阶级的武器和口号。”“无党性论”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的集中体现,也是它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区别。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在新的舆论环境和媒体格局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和斗争某种程度上更加激烈,形式也更加多样,但其实质都是为了争夺人心,最终的指向都是为了夺取政权。作为意识形态重要方面的新闻观,同样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西方新闻观即资产阶级新闻观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欺骗性,标榜媒体是所谓的“社会公器”“第四权力”“无冕之王”,鼓吹抽象的绝对的“新闻自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恰恰相反,认为新闻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并把报纸视为“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列宁也曾说过:“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到19世纪,在全世界成了伟大的口号。”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新闻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列宁曾尖锐地提出:“弄清楚是什么样的出版自由?为了什么?为了哪一个阶级?”他明确提出了报刊的党性原则,对为什么要坚持党性原则、怎样坚持党性原则作了全面的论述,并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才是真正为劳动人民所拥有的自由。
事实上,从现在的情况看,西方新闻观的所谓“新闻自由”,更多的是对其他国家进行负面报道的“自由”,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中国,西方媒体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抹黑、丑化、妖魔化中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对他们国内的负面报道,有一些是黄赌毒、星性腥,有一些则是“小骂大帮忙”,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几乎从不涉及。而对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一丁点儿事情都会小题大做、大肆渲染,有时甚至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这种以所谓的“新闻自由”为要旨的西方新闻观,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不能忽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这种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比如,有的人说“哪有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据此否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真理性;有的人以所谓的“新闻自由”为名,行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实;有的不顾起码的是非曲直,以骂主流为乐、反主流成瘾,怪话不断,谎话连篇。其实,西方国家的政治集团、利益集团,哪个不同新闻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的事实证明,西方的媒体都是受西方意识形态支配的,受一定利益集团支配的。对此,我们千万不能天真。
因此,抵制西方新闻观的影响,在新闻理念上,必须坚持“相对自由”、反对“绝对自由”,坚持“有限客观”、反对“无限客观”;在新闻实践中,必须坚持导向为本、反对炒作为乐,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反对经济效益至上。
有人推断,从西方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超过发展中国家进入西方国家的信息量的100倍。这一数字虽然没有考证,但是,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传播能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小偏弱,存在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这种“逆差”“反差”和“落差”,不仅会对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挑战,而且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舆论格局的“西强我弱”是所谓“新闻自由”的结果,认为“西方新闻观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这样的观点,其谬大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指出,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任何新闻舆论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没有什么抽象的绝对的自由。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清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针”,而且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成为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影响的“防火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这个“根本”和“泉源”,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只要我们坚定地挺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精神脊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一定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杜飞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让世界读懂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已是最后一篇
-
让世界读懂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