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
发表时间:2016-08-15   来源:解放军报

  编者按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向往和追求。早在延安时期,党就在革命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写下了令人骄傲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法治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响亮地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深远谋划和战略部署。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就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深化了党对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拓宽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深度,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这点上,我们不会动摇。

  ——习近平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表达了我们党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坚定信念,体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跃升

  以什么方式治国理政,是国家诞生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历史证明,要跳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人治怪圈,必须寻求法治这种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方式。习主席洞察治国理政的历史规律,提出“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并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并作出的重大抉择。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习主席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我们党从历史中寻找执政的科学密码,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飞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统绘制了法治中国路线图,180多项举措瞄准治国理政深层次问题,法治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力,使法治中国正在形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谋划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法治,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构成贯彻落实十八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法治是公正之治、规则之治,是确保改革发展方向、打破利益调整深层壁垒、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风险期、大国成长关键期,顺利推进各项改革、稳妥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都离不开法治保障。只有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才能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路该怎么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谋远虑,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在法治基石上。习主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依法治国就是将党的意志和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根本上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就是追求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一致性,通过保障深化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公共秩序,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国家和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习近平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首先要缔造良法之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法治中国,首先要求在立法的环节上输出良法,让法律最大程度地尊重人民意志、反映人民诉求、维护人民权利。

  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敏锐洞察改革发展实践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新环境保护法着力打造“公众健康安全网”,新食品安全法用“史上最严”的法律责任保卫“舌尖上的安全”,反恐立法将国家反恐纳入法治化轨道,民法典编纂在宪法精神指引下加速推进……一项项承载民生期盼、直面民生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的立法蓬勃开展,人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立法带来的制度红利。

  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离不开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习主席多次强调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指出“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实践中,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改革决策同步考虑立法需求,较好实现了立法和改革相衔接的要求。素有经济领域“小宪法”之称的预算法修订过程中,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改革决策和任务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为了避免自贸区改革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授权决定,推动自贸区改革在法定授权程序内先行先试,实现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针对立法领域可能存在的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不够、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性不足、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必须完善立法体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习主席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2015年3月立法法首次大修改,法律草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实行法律案出台前评估检验,缔造“良法”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正步入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的“精耕”立法时代。

责任编辑:张 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593493&encoding=UTF-8&data=ADbVFQAAAAcAAIDRAAAAAQAt4oCc5rOV5rK75Lit5Zu94oCd5byA6L6f5rK75Zu955CG5pS_5paw5aKD55WMAAAAAAAAAAAAAAAvMC0CFCa70OoADasLCsiZGMX-4UADAizZAhUAkVimDsuyRXG3HJ7HN6tedIviEnE.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593493&encoding=UTF-8&data=ADbVFQAAAAcAAIDRAAAAAQAt4oCc5rOV5rK75Lit5Zu94oCd5byA6L6f5rK75Zu955CG5pS_5paw5aKD55WMAAAAAAAAAAAAAAAuMCwCFCJXCia_V9twmSk_6NlFIKvt5p63AhQMnT-BbsC8uNK2yzyrQbXjOQSB1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