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6-10-03   来源:求是

探索和推进具有地域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

   核心要点:

  ■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探索和推进具有地域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

  ■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质就是探索规模化经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就是充分利用本区域自然禀赋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形成的经济技术条件,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厚植现代化大农业的新优势,增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农业应对能力和竞争力。

  ■ 在实践中,黑龙江重点围绕专业化特点较强的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主粮作物产区重点发展农机合作社,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业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规模化经营新主体,基本形成以综合经营性合作社为核心,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为补充的多元农业生产新主体格局。

  ■ 大力培育涵养农村文明新风尚,以提升道德风尚为核心培育良好民风,以物质激励为手段培育精神文明家庭,秀美村韵得到守护,尤其是很多少数民族村屯特色风情风貌得到传承展现。

  ■ 根据“两大平原”的实际情况,探索通过城镇化带动一体化,普遍建立以城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核心的全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完善“场县共建”机制,通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共建,形成了共享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实施和推进了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探寻了一条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向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的道路。2013年6月,《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得了国务院批复,标志这项改革正式启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探索和推进具有地域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大大加强,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新型生产关系逐步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素质能力显著改善。由此形成的有益经验与做法,既具有因地制宜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可复制、可参考和可借鉴价值。

  一是着力构建农业规模经营新格局,厚植现代化大农业新优势。“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质就是探索规模化经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就是充分利用本区域自然禀赋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形成的经济技术条件,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厚植现代化大农业的新优势,增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农业应对能力和竞争力。

  黑龙江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积极推动“三化”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土地流转,尤其是加快推动土地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目前,“两大平原”80%的市、县搭建了农村产权及土地流转平台,土地流转面积和规模经营面积均占到耕地面积的40%,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7.9万个。推动农业生产作业机械化,把机械化作为规模经营的必要支撑条件。针对“两大平原”不同区域的地形、气候和种植结构等差异,确定不同类型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整地、播种、收获等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9.2%、96.4%、83.8%,居全国首位。推动农业支撑手段科技化,全面推行现代农业生产制度,积极研发培育新品种,开展农业绿色增长模式科技攻关,努力构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技术新高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十个百分点,有力提升了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能力。

  二是着力发展农业经营新主体,激发农业内生增长新活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围绕农民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正是培育和构建起了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使得农业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激发了农业内生增长的新活力。

  在实践中,黑龙江重点围绕专业化特点较强的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主粮作物产区重点发展农机合作社,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业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规模化经营新主体,基本形成以综合经营性合作社为核心,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为补充的多元农业生产新主体格局。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品牌、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加快建设1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探索培育不同生产经营领域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出北大荒、黑森、九三、完达山、飞鹤等一批著名品牌。面向市场培育激活新主体,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经营性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促进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与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合作。

  三是着力拓展农业多种新功能,延伸农村产业融合新链条。农村各产业,不仅具有产品和经济功能,而且还有生态与环保、文化与休闲、就业与社保、教化与示范等多种功能。通过拓展农村各产业的多种新功能,既有助于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又有助于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扩大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

  黑龙江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把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破农村产业界限,逐渐融合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贫困地区扶贫脱贫提供了新途径。依据“两大平原”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条件,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赋予农产品以绿色内涵和文化内涵,具有绿色、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已逐渐成为黑龙江农业的靓丽名片。以绿色食品产业化建设为核心,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全力推动加工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四是着力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创造农民美好新生活。“两大平原”发展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广大农民的福祉。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生活美好的宜居新乡村,就要让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幸福感,让外出和转移的农民能够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黑龙江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中,针对农民对文化、医疗、信息、管理等公共服务的强烈需求,建立全省范围的公共服务监督和评估系统,加强“软”环境建设,努力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新供给。着力培育现代理念新农民,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人力资本投入支持力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试点,组织开展创业培训、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就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服务“六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有效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的新能力。积极创建农村和谐人居新环境,组织开展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成效明显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使很多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观。大力培育涵养农村文明新风尚,以提升道德风尚为核心培育良好民风,以物质激励为手段培育精神文明家庭,秀美村韵得到守护,尤其是很多少数民族村屯特色风情风貌得到传承展现。

  五是着力探索农业发展新体制,释放农业持续发展新动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农业政策和制度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健全的过程,后者对前者的支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有效释放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建设,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黑龙江就“两大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明晰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两大平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涉及到诸多方面,尤以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代表性。黑龙江在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吸引大户投资的同时,将政府农机补贴资金折股量化到合作社社员,社员按股分红,让农民分享到了政府支持的实惠。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度创新,探索推广“克山模式”“金成模式”等农村物权融资模式,有效支撑了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两大平原”的实际情况,探索通过城镇化带动一体化,普遍建立以城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核心的全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完善“场县共建”机制,通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共建,形成了共享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

责任编辑:张 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771973&encoding=UTF-8&data=ADmORQAAAAcAAIDRAAAAAQBI6buR6b6Z5rGf55yB5o6o6L-b4oCc5Lik5aSn5bmz5Y6f4oCd546w5Luj5Yac5Lia5Y-R5bGV55qE5o6i57Si5LiO5a6e6Le1AAAAAAAAAAAAAAAvMC0CFFbqlLldNUUtkaz48XXHzDdDCSstAhUAiSolUsrWS_bO-rkAFSkPIH_JDD4.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771973&encoding=UTF-8&data=ADmORQAAAAcAAIDRAAAAAQBI6buR6b6Z5rGf55yB5o6o6L-b4oCc5Lik5aSn5bmz5Y6f4oCd546w5Luj5Yac5Lia5Y-R5bGV55qE5o6i57Si5LiO5a6e6Le1AAAAAAAAAAAAAAAuMCwCFDZeeY0Y3BYMVfH7gVOhOBeeuC6IAhRsTwOFHo8a8QLdJ5w9uXAlFFZer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