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不仅避免了重蹈苏东剧变覆辙,而且使社会主义焕发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自从我首次访华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和塑造全球政治秩序的重要力量。”人们不禁要问,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什么?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来自何方?要而言之,党的领导核心力量、人民主体力量、民族凝聚力量,构成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的力量之源。
一、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办好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又彰显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党的引领力、感召力和内凝力,使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党的引领力。一是方向引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大局,对于中国这样超大型的国家更为重要。俗话说,“船大难调头”,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凭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和把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排除了处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包围之中的各种干扰和风险,避免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的颠覆性错误。二是目标引领。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科学设定了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为不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三是路径引领。中国共产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确立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具体发展理念,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有效指导了中国发展实践。可以说,旗帜、目标与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要素。
党的感召力。中国共产党是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感受、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力求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如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都以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为归宿;全面依法治国,旨在使人民置身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沐浴公平正义的阳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赢得了人民的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的感召力、动员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内凝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基础在于党的内凝力和党的团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90多年历史、8000多万党员的老党大党,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及时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滋生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严肃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改善政治生态,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内聚力,重新塑造了党的形象、树立了党的权威,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力量的内在特质。
治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国家,没有坚强领导核心是难以想象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充分表达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他高度评价:“由于共产党政府主导的社会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国内声望和支持率非常高,这反映在中国人展望前景时表现出的自信中。在未来更长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仍将继续执政。而且,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我们不应该惊讶它的全球声望会出现提高,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这一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力量的认可。
二、人民群众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选择的结果,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理论的建构者、制度的维护者,人民主体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主体。常言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闯出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策略,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正是基于人民的探索与人民的实践,才有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出台,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时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也是先有人民群众的探索和实验,再有全国范围的推广和实践。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确立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主体。理论供给取决于理论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的内在动力源于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审美习惯,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的坐标。同时,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人民探索道路的实践,人民探索道路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基本素材,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和概括,实际上是对这些基本素材的加工。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行得通,能否指导中国的发展,还得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和评判,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检验者、评判者,检验的结果、效度又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的主体。国际社会与国内各方面都普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富有效率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这是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来自人民的认可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自主建构起来的,具有独特秉性和战略定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了社会正常运行,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因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人民参与了制度的建构,也是制度的维护者,制度的力量说到底是人民的力量。离开了人民的认可、敬畏和维护,制度形同虚设,难有作用可言。
三、民族凝聚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力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人口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为重要。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支撑。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统一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民族整体对各民族的吸引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度提升。特别是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差距缩小,亲和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和谐。正是由于民族力量的凝聚和统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各种困难和灾害,化解了各种危机,顶住了各种压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照搬外来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的独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理论建构、制度完善,都是创新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集中展现。这种创造力来源于民族凝聚力,正是汇集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才化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向心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海外侨胞的支持,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在中国走向国际社会、赢得国际社会理解、认同的过程中,海外侨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连通世界的纽带,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侨胞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增强,成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叙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从海外侨胞的自信中,可以感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陈金龙 谢迪斌)
- 上一篇:
-
中国商飞运筹创新大棋局:把梦想写在蓝天上
已是第一篇
-
中国商飞运筹创新大棋局:把梦想写在蓝天上
- 下一篇:
-
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已是最后一篇
-
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