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首页 > wap文明网 > 文化
一个县城文化体制改革的样本

  亚新国际影城开业,张仲平心里五味杂陈——

  张仲平,原房县电影公司经理,现被县广电局聘任为电影办主任。

  32年前,刚刚高中毕业,不满17岁的张仲平就进入房县电影公司,那是一个电影最红火的年代。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公司基本瘫痪。到1990年,除留下3名人员外,其他人全部自谋职业。

  张仲平先后放过录像、开过溜冰场。

  1999年,县里想重振电影,把还在外打工的张仲平和另外25名年轻的放映员请回来,重新组建电影公司,经民主选举,张仲平当上了经理。

  但张仲平很快发现,放映设备太落后,放映环境不好,无论他和员工们怎样努力,电影公司也无任何起色。

  电影院出租给个体户,变成了餐馆,26名员工又各回各家。电影院陷入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

  县里每年还要为在职不在岗的员工承担不轻的负担。

  县里出台政策: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或连续工龄满30年,实行内部退养;不符合内退政策在册职工,全部解除劳动关系,进行一次性工龄补偿。

  200多万元改革成本由县财政和县广电局分担——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房县电影院“寿终正寝”。

  张辉,30出头。10多年前,看准电影市场,举资在十堰市城区建成了3300平方米的数字影院,年放映收入在800多万元。

  “县级数字电影市场出现了空白”张辉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数字电影市场一定会重新兴起。

  在十堰市广电局支持下,去年在房县县城繁华地段购下1500平方米的楼盘,开始建设十堰市首个县级数字影院。

  县委书记沈明云说,一个电影公司谢幕了,另一个民营业主进来了。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生机,激活了电影市场,满足了群众对数字电影的新期待。(记者邓洪涛 通讯员孙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