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孙东海:用肩膀撑起希望
发表时间:2019-01-06来源:光明日报

  当同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无忧无虑成长的时候,初中生孙东海已经是这个家唯一的支撑。 

  2003年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清虚村的孙东海生活在一个特级贫困家庭,父亲右手残疾,母亲神志不清,两个妹妹还在上小学。面对困境,这个男孩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支撑着这个家一步步走出贫困。 

  家里的几亩薄田只能维持生活,孙东海劝说父亲承包土地种菜、卖菜增加收入。父亲行动不便,种菜、卖菜的活儿大部分由孙东海一个人完成。每到周末,天不亮他就下地收摘蔬菜,分几趟背到一公里外的路口,然后搭乘顺风车下山去卖。 

  一开始,孙东海的菜摊鲜有人问津。经过认真观察,孙东海发现了卖菜的诀窍:首先菜的卖相要好,其次嘴要甜,最后还要选个好摊位。于是他把蔬菜整理齐整,重新选择了摊位,通过和顾客热情交流并赠送他精心制作的蔬菜烹饪卡片,他的摊位生意越来越好。一年下来,孙东海靠卖菜收入了5000余元。 

  初战告捷,孙东海又动心思搞起了养殖。他向别人借钱买了几头母猪,研究了猪饲料配方,拉着平车去加工厂粉碎猪饲料,他还定时打扫猪圈,到冬天又给猪圈裹了塑料布,垫着厚厚的干树叶来保暖。几个月的辛苦之后,诞生了整整15只猪崽,孙东海兴奋不已。但令他想不到的是,由于防疫不到位,刚出生的小猪崽3天内全部夭折。 

  面对挫折,这个男孩表现出了成熟的一面。他向养猪专业户了解学习防疫知识,从头再来。这一次,几头母猪产崽50多头,共卖了1.5万余元。2016年,孙东海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孙东海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先从薄弱学科英语开始攻关。为了背单词,他把同学们丢弃的纸,做成一个整洁的单词本,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记笔记;课间,老师给他答疑解惑;夜里,他打着手电筒钻进被窝里记单词。 

  孙东海身上有一种质朴的善良在发光发热。他说:“人穷不能志短。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老师、同学、社会给了我无私的帮助。现在我的家虽然还不富裕,但我也要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记者 安胜蓝)

责任编辑:陶 恒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