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上午,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东门外村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农民画教室内,一批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提笔画画。没过多久,一幅幅喜庆的年画跃然纸上。
“这活动很好,让我家娃的寒假生活有趣多了!”陪孩子前来的家长张女士说。
为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宁波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假日学校、儿童之家、家风馆等乡村“复兴少年宫”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寒假以来,宁波已累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科技知识普及、文学艺术教育、快乐体育运动、爱心志愿行动、沉浸式体验研学、非遗文化传承、“劳动美”实践养成等七大类活动700余场次。
据悉,截至2021年底,宁波已建成乡村“复兴少年宫”128所,在慈溪市进行全国试点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县(市)全域覆盖,以集中式的教育管理让家长舒心、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开心。
在年俗项目中学习文学艺术
金牛辞冬去,瑞虎迎春来。东门外村这一次为留在慈溪过年的职工子女送上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瑞虎迎春年俗体验活动。
农民画体验、剪窗花、写对联、小醒狮闹春等多个传统年俗项目,让孩子们在古色古香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内,“沉浸式”体验传统新春佳节。
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国学馆内,返乡大学生正在教孩子们书写春联福字,挥毫泼墨,喜迎新岁。
火红的剪纸是新年里辞旧迎新的“中国红”,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的茶室内,小朋友们正学习剪窗花,并制作小醒狮帽子,制作完成后,家长们拿上剪纸,小朋友套上醒狮,工作人员敲锣打鼓,大家伙儿闹起了新春。
一个个春字,一盏盏红灯笼,一张张笑脸,组成了一幅最美的“中国画”。
孩子们在东门外村乡村“复兴少年宫”体验传统年俗活动
无独有偶,1月25日下午,在宁波市家风馆内,由海曙区文明办、海曙区妇联主办的海曙区“把爱带回家——送法到家,让孩子健康成长”2022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热闹举行,这也是家风馆作为市级乡村“复兴少年宫”今年首场假日实践活动。
现场,10户留甬过年的“新宁波人”家庭体验传统习俗,聆听家风故事,感受浓浓的年味。
“新宁波人”家庭参加活动
非遗文化传承课中植入思想道德教育
与常规少年宫不同,复兴少年宫很注重开发非遗课程。
这不,慈溪市附海镇花塘村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志愿者孙沛君,就为附海镇实验幼儿园的30多名萌娃上了一堂别出心裁的糖画课。
糖画又称倒塘人儿、糖影儿,传统糖画制作技巧包括“形、抖、刮、抹、压”。创作时,糖画师不仅手腕要灵活,构图也要清晰传神。
在孙沛君手把手的指导下,一个孩子拿起一把小勺,舀起刚熔化的糖浆,在案板上来回勾勒……30秒不到,一个通体金黄、展翅欲飞的“蝴蝶”便映入眼帘。
孩子们学习糖画制作
在此次课程中,还植入了思想道德教育。
“非遗糖画”实操课后,还开设了“糖画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华传统节日”、“主题糖画设计”等文化延展课程,和“糖画赠先锋”、“糖画送模范”等新时代文明实践课程一起,潜移默化地促进孩子们学习道德榜样、参与社会建设、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萌发,培养未成年人爱己爱家爱国的情怀。
快乐运动和研学都必不可少
音乐声响,彩绳翻飞。1月21日下午,慈溪市胜山镇四灶村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了一堂花样跳绳课程,再现了古诗中“绳”采飞扬迎新春的盛景。
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或是开启“个人秀”,双手舞动绳子,双脚配合着做出各式动作,花样百出;或是上演“团体操”,长绳甩动,灵巧地从中依次跃过,轻盈灵动,宛如小鸟……
花样跳绳是胜西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近年来在宁波、浙江省内频频获得佳绩,已经成为一个深受孩子喜爱的品牌。胜山镇将这一特色体育品牌引入乡村“复兴少年宫”,通过村校结对、骨干师资入驻执教等方式,向农村少年普及花样跳绳。
与上述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有所区别,长河镇贤江小学开启了寒假研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优秀企业的文化和创新发展史,贤江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组织参观了宁波汉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孩子们实地参观了该公司生产制造车间,近距离了解机器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产品测试等,深入体验了汉科医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氛围。随后,孩子们还寻访慰问了长河镇的抗战老兵代表,聆听他们的抗战故事,感受烽火岁月。
胜山镇四灶村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花样跳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