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四川威远:乡村“复兴少年宫”让未来之星“点燃”传统火花
发表时间:2022-01-17来源:四川日报、封面新闻客户端

  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多地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分别举办了内容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元旦”主题活动。镇西镇志愿者教孩子们做灯笼、猜灯谜,了解民俗文化;严陵镇马道村开展包抄手比赛,营造节日氛围;新场镇请来非遗传承人,在教学中寻找下一代接班人;东联镇天宝沟村制作草药标本,学习传统中医文化。

  2021年6月,自威远县被列为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市、区)以来,这样充满意义的活动在全县各个乡村“复兴少年宫”中层出不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衔接的同时,威远县将传统民俗和当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延续优势特色项目 多种方式传承传统文化 

  2021年12月25日下午,一套行云流水的市级非遗李家拳练习之后,威远县新场镇中心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操场上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声音,舞龙队的学员表演起了舞龙。举着龙头的是六年级的廖登科,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新场“翔龙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舞龙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在得知学校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有舞龙实践活动后,廖登科就立刻报名开始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登台表演。

学生们在练习李家拳。图片来源:威远融媒

舞龙队彩排。图片来源:威远融媒

  2021年,新场镇中心学校把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与“双减”和“课后服务”的推进有机结合,除延续传统特色项目外,还成立了县级非遗文化传承的蓝淀艺术工作坊、市级非遗文化传承的李家拳武术队,设置了扎染、茶艺、木刻、篆刻、皮影戏等50多门精品课程,为传承地方民俗文化再作创新。

  积极开展德智教育 广泛吸纳各界爱心人士参与 

  除了传承传统文化,乡村“复兴少年宫”还积极开展德育、文体、科普、劳动等益智学习教育和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等道德实践活动,开设合唱、足球、剪纸等社团、工作坊200余个,在德智教育中融入文明新风、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如向义镇中心校快乐剪纸工作坊、新店镇中心校七星椒少儿艺术合唱团。

永团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特色传统项目——刺绣。图片来源:威远融媒 

百胜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中医标本馆,学习了解中医文化。图片来源:威远融媒 

  威远县广泛吸纳有专长的文化志愿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五老”人员任辅导员,同时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把乡村“复兴少年宫”作为高校实践基地,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知青纪念馆、威煤陈列馆、盐煤古道、红村石油会战遗址等作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实践基地,组织参观研学,培养小小讲解员。

志愿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图片来源:威远融媒 

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阅读活动。图片来源:威远融媒 

  截至目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乡村学校少年宫,威远县共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117所。

  2022年,威远县还将继续稳步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全国试点建设。从场地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工作保障等方面发力,从实践所站和中小学校两个层面进行规范,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乡村“复兴少年宫”,使得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更具精准化和操作性。

Scan me!
责任编辑:黄 舒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