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方埠小学“复兴少年宫”编程课如期开课,二年级学生田逸晨“玩”得很开心:“以后我要当机器人工程师!”点亮乡村少年梦想,这是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办初衷。
方埠小学“复兴少年宫”开展编程课
2021年6月,桐庐县作为全国50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县之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乡村学校现有设施,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非遗资源,常态化开展国学教育、传统技艺、体育武术、劳动实践等特色公益活动,试点开展以来,累计开展活动达2000余次,惠及38000余人次学生,把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官方带娃”新阵地。
强机制多方保障 阵地共建有效覆盖
钟山乡“复兴少年宫”开展石雕课程教学
发布并推广全国首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规范标准体系,完善活动激励机制。建好“县级指导中心—乡镇村社—乡村学校”三级联动阵地。聚焦数智融合,打造乡村"复兴少年宫"线上平台,为青少年教育工作插上“智慧翅膀”。
强师资专兼结合 精准服务资源共享
分水镇“复兴少年宫”组织东溪民族小学学生参观妙笔小镇
县级层面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成立督导团、研发团、顾问团三支团队。基层发动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退休老教师、返乡高校学生等志愿者,建好两支服务队,实现少年宫师资资源精准化。
育品牌一宫一品 多方合力共建共育
桐庐县徐凝小学“复兴少年宫”开展葫芦丝课程
秉持“示范共育、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推”原则,建立县级青少年活动场所与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衔接机制。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开辟乡村“复兴少年宫”专栏,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力争实现“一宫一品牌,宫宫有特色”。
开辟乡村里的“德育新阵地”
分水镇乡村“复兴少年宫”依托“南堡精神 时代传人”、“笔海世界 智慧乐园”两项特色课程,有序开展好“复兴少年宫”活动。例如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南堡精神纪念馆,聆听南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事迹;组织中小学生在妙笔智慧乐园了解分水制笔产业的历史、文化、发展和创新;与校园社团、晚托相结合,开设了茶艺、舞蹈、武术、竹编等18个特色课程,锻炼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小学的小朋友将自己制作的葫芦烫画送给环卫工人
“爷爷奶奶,你们辛苦了。”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走上街头,为环卫工作人员、文明交通志愿者送上自己制作的“迎亚运”葫芦烫画作品。
桐庐莪山畲族乡未成年人在“复兴少年宫”学习畲族彩带编织
莪山畲族乡乡村“复兴少年宫”是杭州市桐庐县首批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9个试点单位之一,依托莪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莪山民族小学等阵地,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小学教师等师资力量,开设葫芦烫画、畲族彩带编制和竹竿舞三项特色课程,让畲娃们沐浴在畲族文化和风情中,激活孩子们对畲族文化传承发扬意识,进一步厚植“中国畲族第一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