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近日,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十二里社区传出欢快的歌声,这是十二里社区的“复兴少年宫”里留守儿童的歌声。
周末或节假日,“复兴少年宫”的音乐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钢琴伴奏下,欢快地歌唱;舞蹈室里,孩子们欢快地舞动身姿;书法课上,孩子们认真练字;中药课上,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香囊……
亳州学院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团与十二里社区“复兴少年宫”结对共建,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为乡村青少年提供中药科普、心理辅导、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课程,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复兴少年宫’非常好,这里的课程丰富多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12岁的董子悦说,她很喜欢跳舞,以前没有机会学,现在能在家门口跟着大姐姐学跳舞,感到很开心。
开在家门口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赢来了家长的称赞。“以前想让孩子上兴趣班,但离城区远,接送不方便,学费也贵。乡村“复兴少年宫”不仅课程丰富,还免费开放,“复兴少年宫”的开放,对农村孩子来说是大好事。”村民汪真真说。
共青团亳州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部长郭彦告诉记者,乡村“复兴少年宫”开设的课程,不仅开阔了乡村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实践锻炼平台,让他们在这里开展支教志愿服务。
“我在这个‘少年宫’备课和授课的时候,对课堂上学习的中药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亳州学院的大学生甄体娜说,她第一次来到“复兴少年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乡村青少年增长知识,“在教孩子们制作中药香囊的同时,我自己也获益良多。”
亳州学院团委书记徐建中介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练本领的熔炉,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基层实践结合起来,从中汲取营养、提高素质、锤炼本领。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将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优化志愿服务、调整课程安排,满足乡村青少年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需求,让乡村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记者 武长鹏 通讯员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