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江苏宜兴创新载体 融合推进
发表时间:2022-05-31来源:中国文明网

  江苏宜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方式载体,打通关键环节,全域化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着力发挥育人功能。

  健全工作机制 高点定位谋划推进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召开全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部署会议,成立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指导协调作用。镇村少年宫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校级“复兴少年宫”依托乡镇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体制,由校长担任少年宫主任。二是推进全域共建机制。以全市域为整体,市、镇、村(社区)、学校、基地为单元,分级分类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18个镇级、18个村(社区)级乡村“复兴少年宫”和18个乡村“复兴少年宫”辐射基地,积极探索“特色课程驱动、校地镇村联动、志愿服务带动”的“三动模式”。三是融入考核机制。积极探索“三明治”工作法,将乡村“复兴少年宫”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互融合,把复兴少年宫建设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宜兴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等,推动少年宫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往心里做”。

  紧扣关键环节 落实举措创新推进

  一是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各级各类乡村“复兴少年宫”按照“六有”标准(即有固定场所设施、有特色活动开展、有统一标识、有专兼职辅导员队伍、有长效管理机制、有资金投入保障)和“一宫一特色”思路建设,打造了以农业科技科普教育为特色的“杨巷镇鹅西乡村复兴少年宫”、以石文化为特色的“万石镇石海乡村复兴少年宫”等一批特色品牌。二是开放资源,引智借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立足部门职能,帮助复兴少年宫开展特色品牌打造,如市妇联“智慧亲子课堂”“小桔灯”课外守护常驻谈家干社区复兴少年宫;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配合开展“共享课堂”送课计划,提供“科普大篷车”“宜博故事—线装书的制作实践”“小飞屋绘本故事会”等专业化课程,按需“送课下乡”,为全市辐射基地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模板。三是课程引领,需求导向。所有复兴少年宫课程设计前,均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辖区内未成年人愿望,按照思想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安全性原则,融合自身资源特色,拓展课程体验项目和社会实践空间,打造精品课程体系。

  整合教育资源 着眼效能融合推进

  一是打造教育资源共享交流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共享课堂”公益送课计划,以“课程导向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专业、形式活泼、育人效果显著”标准,面向全市征集道德培育、文体科技、心理健康、劳动实践等非学科类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共享课堂”公益课程,免费提供给乡村“复兴少年宫”使用,并为送课单位、志愿辅导员提供课程补贴、耗材报销、评优评先、双向评价等保障措施。同时,积极孵化“特长教师+特色课程”捆绑模式,实施“特长教师”各宫互聘制度、“特色课程”走教制度,实现师资力量、特色课程资源应用最大化。二是创新少年宫辅导员建设多元化。宜兴各级各类复兴少年宫挖掘地方特色,分别组建由文化、体育、科技人才和地方非遗传承人、“五老人员”等人群构成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将公检法等部门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专职人员,“中国好人”、公益组织负责人、党史宣讲团成员等正能量传递者,中书协会员、职业画家等专家学者,家庭农场创始人、园林设计师等专业导师邀请成为市级乡村“复兴少年宫”“共享课堂”金牌辅导员,辅导内容覆盖德育培育、文体科技、劳动实践、非遗传承等多种类别,通过搭配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多层次的辅导员队伍,助力乡村“复兴少年宫”全速运行。三是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项目一体化。广泛挖掘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如宜兴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静待花开”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公安局“陶小警”法治安全自护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等课程,纳入市级“共享课堂”公益课程清单,通过宜兴市陶都志愿者学院、宜兴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搭建各级各类复兴少年宫与各类优秀社会志愿服务项目的沟通桥梁,充分发挥社会公益资源的育人优势。(中央文明办三局)

责任编辑:黄 舒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