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少年儿童“心灵的窗户”“蒙上阴影”
发表时间: 2018-06-07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我国少年儿童近视问题日益突出,健康生活方式对少年儿童近视防控越来越重要。

  少年儿童“眼镜族”队伍不断壮大

  “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年轻人花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也正在向少年儿童蔓延。

  北京市民李淑红的女儿今年5岁,还没上小学,一副粉色的眼镜就已经架在了稚嫩的脸上。“女儿现在已经离不开平板电脑了,每天用平板电脑看动画片、玩游戏,尤其是晚上,还一定要自己拿着。”李淑红说,由于拗不过女儿,只好尽量控制时间。

  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保养不好就会“蒙上阴影”甚至破损。“近距离单次用眼时间长、用眼时间总量多及阅读距离近,都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杨晓慧说,近距离用眼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首位因素。不良的读写习惯、过多使用电子产品等也是导致近视的主要环境因素。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至2016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6%,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其中小学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5%,初中为78.4%,普通高中为89.4%。“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5亿,其中,青少年阶段为近视高发年龄段。”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龙琴说。

  “心灵的窗户”需要“拉上窗帘”放松休息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也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途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认为,在白天户外活动,紫外线可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的分泌可抑制眼轴增长,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学校应保障儿童及青少年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

  “少年儿童要尽量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例如1小时后起来活动,做眼保健操等。临床研究还证实,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或每周户外活动10个小时,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李莉说。

  督促任课老师不拖堂占用休息时间,督促同学课间尽量到室外活动或远眺……武汉市蔡甸区一小6个年级的48名学生与学校签订了本学期的“视保员责任状”,承担起保护同学视力健康的责任。每天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各班的两位“小视保员”分工合作,一位在讲台上领操,另一位在班上“巡视”,提醒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前,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的校园里都会响起眼保健操音乐,全校学生先做一套眼保健操,再开始上课。学校老师介绍说,学校把眼保健操从课后挪到课前已实施多年,不仅有效保护了视力,也通过课前放松提高了课堂效率。

  “心灵的窗户”需要呵护定期检查

  不想孩子戴上“小眼镜”,应该怎么办?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认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用眼环境,定期检查、及早治疗,对于近视的防控至关重要。

  安徽省低视力康复技术专家组组长、安徽省防盲技术指导中心秘书、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梁莉介绍,“近视可防可控,但是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她提醒,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低下,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部体检和屈光度检测,明确屈光不正类型(近视、远视、散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以免耽误治疗。

  为保护孩子们心灵的“窗户”,今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将通过儿童眼健康服务平台“明眸APP”为年内已接受儿童屈光发育建档的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家长在平台上注册并绑定孩子身份信息后可以查询获取孩子的视力屈光数据,并享有全程的眼健康服务。

  武汉建立了一支中小学分管校长、保健老师(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学生视保员组成的“视防大军”,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大健康体系。目前,累计开展了校长培训145场,保健老师培训165场,班主任培训820场,视保员培训1841场,建立了一支6000多人的学生视保员队伍。开展家长培训1313场,开展学生视力健康教育课5680场,听课人数49万多人次。(侠克 林苗苗 田晓航 王宾 廖君 鲍晓菁)

责任编辑: 张慧磊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