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暑期临近,汛期又至,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孩子遇到溺水应当怎么办?6月19日,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谨记“六不”,智慧救援
记者从郑州警方了解到,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伤亡的“第一杀手”,入夏以来,郑州市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件。
郑州警方有关人士称,夏季是溺水事件的多发期,此类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发生地点多在江、河、水坑及堰塘等水况复杂场所;二是多为私自游泳不慎导致溺水,其中死亡的未成年人游泳时均无成年人陪同。
“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切记做到‘六不’。”
省实验小学副校长朱亚伟说。
“六不”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经常参加溺水事件救援。他提醒孩子们说,如果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要有“救人不舍己”“见义智为”的救人理念,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援救别人。
初学者不可忽视“干性溺水”
“很多家长觉得离开了水,就不会出现溺亡,其实‘干性溺水’也需要特别留意。”郑州市纬五路第二小学德育处主任路鹏解释道,“干性溺水”是指因受强烈刺激(包括冰冷的刺激)和过度紧张,喉部发生痉挛,声门关闭,从而不能呼吸继而缺氧,严重者会出现窒息。
“‘干性溺水’多发生于游泳初学者尤其是孩子身上。”路鹏说,防止“干性溺水”,家长需要做到四点:游泳时要时刻观察有无异常;不要突然推孩子下水;提醒孩子不要跳水,更不能在水中起哄打闹,“偷袭”同伴,下压同伴,以免引起反射性喉痉挛;游泳后要注意孩子有没有频繁咳嗽、呼吸急促、发烧等,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区河道管理处调查显示,郑州市区“两河一渠”沿线的危险水域共有42处:金水河28处、熊儿河10处、东风渠4处。这42处危险水域表面水浅,但部分水域深达2米,一旦发生事故,落水者随时有生命危险。
此外,石佛沉沙池、帝湖、尖岗水库、常庄水库、西流湖、花园口沉沙池、黄河郑州段及郊区池塘也是溺水事故高发区。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管理部门,他们在放假前主动和周边沿线的中小学校联系,通过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暑期游泳安全防范提醒。同时,在重点水域设立防护、救生设施和防溺水警示标牌,加大巡查力度,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消除措施。
目前,河南省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进入重点防控期,6月19日至22日,省直11个部门组成9个联合督查组,对全省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
根据要求,重点防控阶段,相关部门要积极联动,组织中小学教师、乡镇(街道)干部等开展义务巡查活动,及时发现和劝阻未成年人下水;对农村留守儿童,要开展“一对一”“一帮一”结对帮教,防止脱管漏管;对学校附近、村庄附近、学生放学回家道路沿线等未成年人喜欢玩耍的水域,有条件的可以安装视频监控和播音设备;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省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县(市、区)督查结束后,要将督查情况向当地进行反馈,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要求。③8
小贴士
绷紧安全弦诀窍记心间
●若不慎溺水
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体,保持仰位,不胡乱挣扎
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身体下沉时,将手掌向下压
如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
●若遇到溺水者
迅速清除其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耽误心肺复苏的时间
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记者 李凤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