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升级”劳动教育课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22-05-18来源:新华社

  早晨的阳光洒进校园,11岁的柴瑞江和同学们没有坐在教室,而是在老师带领下身穿小马甲、头戴草帽,拿着锄头、铲子和水桶,列队向操场旁的农场走去。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二十三小景福分校两名学生种菜后浇水。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在有着丰富种田经验的校长和保安指导下,柴瑞江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将辣椒苗栽进浇了水的土坑里,扶正苗木、填平土坑,再次给辣椒苗浇水。尽管双手和鞋子上沾满泥土,孩子们仍笑得很开心。

  “和同学一起劳动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想到自己种植的辣椒能结出果实,我感到很光荣。”柴瑞江说。他所在的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景福分校位于中国西北宁夏银川市,正利用在城市学校中难得的大片空地开设劳动课程,让学生体验瓜果蔬菜种植和田间管理。

  兴庆区二十三小景福分校执行校长刘庆玮说,劳动课不仅能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学会独立照顾自己,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结协作能力,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二十三小景福分校的学生正在校园农场里种菜。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城市学生都需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然而,随着中国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和家庭更加重视青少年智力发展,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存在“重学习、轻劳动;重成绩、轻动手”的问题。

  2020年,中国出台有关意见,突出强调“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大中小学设立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同时强调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各地中小学校开始探索特色课程。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课程标准,各校场地、师资等情况也有差异,一些学校的劳动课流于形式,只是由老师给学生讲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并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近日,中国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中的劳动课将技巧、技能、科技实践活动等内容结合起来,劳动的概念更加完整。此外,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随学段晋升,项目难度逐渐增加,逐步提升技能。

  “国家出台课程标准后,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能将课程开得更扎实、更丰富。”刘庆玮说。除了田间劳作课,兴庆区二十三小景福分校还开设了烹饪、缝补衣物、扫除等课程。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三小四年级(5)班学生正在烹饪教室里学做蒸蛋和蛋挞。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摄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设置了烹饪教室,配备电磁炉、烤箱、锅碗瓢盆等基本厨房用具。学校不仅在课后服务开设烹饪选修课,还鼓励各年级、各学科根据自身特色创新劳动教育课。比如,这学期,四年级就把二十四节气和美食文化结合起来,在清明节教学生制作青团、惊蛰制作冰糖雪梨等。

  课前,四年级(5)班学生吴蓓拉和同学在老师要求下自带了鸡蛋、香菇、葱花、虾仁等食材,跟着老师学习制作蛋羹——立夏这天应该吃鸡蛋。由于初次尝试,小组同学搅拌蛋羹的技术都不熟练,成品口感欠佳,但吴蓓拉和小伙伴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三小四年级(5)班学生正在品尝自己做出来的蒸蛋。新华社记者 马思嘉 摄

  “我觉得制作蛋羹的过程很有趣,大家一起辛勤劳动的成果吃起来也很美味。”吴蓓拉说,在家父母经常以她做不好为由,拒绝让她帮忙做饭,现在她学会了,要做给爸爸妈妈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

  回民三小语文教师郭小汇认为,家庭是劳动教育主阵地,学校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也会潜移默化转变部分家长“学习高于一切”的观念,给孩子更多做家务的机会。

  “孩子回去做家务也能帮父母分担压力,促进家庭和谐,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家长现在也很支持劳动课。”刘庆玮说。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二十三小景福分校的学生正在校园农场里种菜。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一些学校尝试把劳动课融入一般课程。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第十六小学,学校将数学课搬到了田间,如把一年级的加减法搬到了西红柿田里、三年级的长度计算搬到了豆角田里。

  相比农村学校,城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场地,毕竟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要辟一块地当“农夫”绝非易事。为此,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统一打造“共享”劳动基地,宁夏就有24个这样的基地。

  刘庆玮等教育者认为,目前学校普遍缺乏专业劳动课教师,大多由其他课程老师兼职。“相信新课程标准将促进学校培养引入一批专业教师,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刘庆玮说。(记者艾福梅、马思嘉、刘杰)

责任编辑:黄 舒雅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