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现有村(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373个,覆盖率达98.5%;创建了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1个,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家庭教育示范社区(村)7个,儿童快乐家园4个;159个乡镇(街道)均建立未保工作站,2407个村(社区)均设有儿童之家;建成四清湖、南岭生态植物园、中国女排训练基地等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0个,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18个,参与人数3万余人次……
近年来,郴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的新思路新办法,逐步构建起责任清晰、联动紧密、优势互补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协同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孩子们在“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中为英烈献花。
机制共建,做“实”协同育人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越来越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此,郴州市把协同育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出台了《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郴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郴州市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郴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郴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并把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绩效考评以及对市直单位、县(市、区)平安建设、文明创建考核、未保工作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权重和分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
同时,依法推进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实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机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各县(市、区)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各地协同育人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
孩子们在郴州市红色小讲解员风采大赛上表演节目。
资源共享,做“强”协同育人工作
“‘四点半课堂’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也让我们这些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家长没有了后顾之忧。”说起校内“四点半课堂”对自己生活的改变,湘南小学学生家长余慧高兴地说。
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强”协同育人工作。郴州市以家长学校为核心,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开设主题式、系统化的家长课程,共开办培训1700多场、受益家长3万多人,实现了家长育人能力培养的全员化参与、个别化指导、常态化交流和序列化提升。同时,依托乡村“复兴少年宫”、校内“四点半课堂”等阵地,广泛开展公益课堂、作业辅导、心理辅导等活动2.2万场次,受益学生达32.4万人次。
同时,用好红色育人阵地,郴州市充分发挥全市4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及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科技馆、乡镇文化站等300余处公益性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小白鹿亲子悦读会、书法培训、声乐培训、“博物馆的力量”、科学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等线下活动和“二十四节气诗词打卡”“且听书语·共品书香”等线上活动,有效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校外学习生活。
郴州市还努力拓宽校外育人阵地,通过整合村(社区)“三室一校一堂一家”(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儿童之家)和青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等阵地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合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未成年人家门口的实践教育阵地,累计服务青少年60余万人次。
学校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活动共联,做“特”协同育人工作
成立“邑善邑美”、郴州“追梦天使”基金,对特殊儿童和困难青少年群体给予关爱帮扶;在六一儿童节举办“亲子共沐书香·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建成濂溪书院沉浸式国学体验中心及研学基地和一批网红书店、示范性校园共享书屋……这些都是郴州市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做“特”协同育人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郴州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和“我的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
同时,积极开展“阅读之城”创建,结合全市“书香郴州·阅读之城”主题活动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心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创建、“读好书、写好字、讲好故事”亲子阅读活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郴州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各类阅读活动。并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七进七创”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0多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
此外,郴州市还持续加强儿童关爱服务,市县乡三级均建立了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制度,制订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构建了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民政工作的副职牵头抓、其他副职分工抓的格局。并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真正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精准提供关爱服务。
典型共树,做“优”协同育人工作
在放学途中遇到路人物品掉落一地,帮不帮?嘉禾县珠泉中学李柱阳、雷亦辰、欧阳泽昊、雷语甜等9名学生,帮七旬老人捡起掉落桃子的双手没有丝毫犹豫。在黑夜中遇到摔倒的路人,扶不扶?资兴市东江中学3名学生唐嘉豪、郭子樟、张豪用主动上前施救受伤昏迷路人的行动做出回答。
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目前,郴州市共评选发布新时代郴州好少年142人,14人组入选新时代湖南好少年,这些新时代郴州好少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青少年争做好人好事,营造出了好少年人人学习、人人争当好少年的浓厚氛围。
除了学习宣传好少年,郴州市还立足“六好”标准,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通过组织文明校园创建培训会和现场观摩会,推动全市中小学创建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市获评全国文明校园3所,省级文明(标兵)校园19所,市级文明(标兵)校园206所。
同时,积极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全市教育、民政、文旅广体、团委、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创新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机制,打造了“筑牢教育返贫防线”“星星家园”“小白鹿”“春雨圆梦”等一批工作品牌,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帮助和服务。
郴州市2023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现场。
过程共管,做“细”协同育人工作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郴州市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加强行业监管,在做“细”协同育人工作的同时,让希望的幼苗健康成长,使文明的基因扎根沃土。
郴州市通过发放《致家长倡议书》、给每位家长配置校本教材《习惯好,一生好》、依托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基地、开设“卓越父母”公益讲座、实施家长开放日制、利用“家校QQ群”等方式,让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联合妇联等部门积极搭建家庭教育社区工作平台,引领社区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家长儿童办好事、做实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聘请教师、大学生村官、巾帼志愿者等担任“爱心家长”,定期与孩子们谈心,提供亲情抚慰、生活托管、家庭教育指导等关爱服务,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我家”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讲家事、写家信、传家规、立家训、树家风”系列活动和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共树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
除此之外,郴州市还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深化涉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改革、深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持续建设“护苗”工作站、打造“护苗”教育基地等方式,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书香校园”启动仪式上,孩子们展示收到的学习用品。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已不是教育领域的新话题,却是教育过程中绕不开的重要路径。如何打通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最后一公里”,谱出更动听的教育“合奏曲”,是郴州义不容辞的责任,亦是郴州不容更改的初心。(供稿:湖南省文明办 湖南文明网 通讯员 段王洁 李焕志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