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尚始于辛亥 西服是“革命外表”
发表时间:2011-09-30   来源:北京晨报

街头随处可见身着“中西合璧”服饰的市民

  换装,不仅为了时尚

  中国的“时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无疑是辛亥革命。

  一场政治上的革命,使得封建王朝在中国彻底土崩瓦解,同时也将顽固在国人头脑中数千年的“服装等级制”消除殆尽。以服装“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已经过时,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被彻底埋葬。换服饰正是人们对平等自由新生活的追求。耐人寻味的是,辛亥的民主革命不甚彻底,但其服饰的革命倒颇为坚决。

西装革履孙中山

  西服 成为“革命外表”

  涤除旧俗,首先是剪去象征清政治统治的长辫,其次就是不再穿满式官服。接着,政府制订了民国的第一批“服制条例”。

  1912年7月参议院公布了服制。服制把服装分为三大类,“(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中国货料,仿西式制用。常服略仿中国古制,稍为变通,惟身长及胫,以便著靴。”

  而在上层社会,西服成为一种流行的“官服”。从当时的照片可以看出西服在正式场合地位的变化。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17省代表参加选举。与会者40余人,六成代表穿长袍马褂,四成代表穿西服。1912年2月18日,召开第二次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会后,蔡元培率领迎袁世凯专使团到北京。合影中的11位非军人里,8人穿西服。同年3月25日,内阁总理唐绍仪赴南京接收临时政府,孙中山率总统职员和唐绍仪合影。照片上40余人,只有少数人穿传统服装,绝大多数穿西服。西服,成了这个时期必备的“革命外表”。

  洋礼服 引发“国货运动”

  “服制条例”大胆地将西式服装引进中国,将燕尾服确定为大礼服,配有西式白衬衫、背心、黑领结、白手套及黑色高筒礼帽和黑色漆皮皮鞋。但由于洋装的原料多用进口呢绒,因此助长了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导致国产丝绸等面料滞销。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

  《申报》1912年5月19日刊登了汉口绅商学界发起组织汉口国货维持会的文章:“凡入会者,以不着外国衣履帽为第一义务。”汉口救国会为宣传爱国买国货的主张,竟有人断指血书,场面十分悲壮:武汉共和党开大会,到会者一千余人,嗣随县程君玉佩登台演说外洋衣帽畅销全国之害,说毕,抽刀断指大书“请用国货”四字,鲜血淋漓。

  中山装 纽扣演绎三民主义

  关于中山装的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孙中山先生1902年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

  当中山先生穿起这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费事费钱。”同时,中山装还被赋予了史上任何一种服装都不曾有过的政治含义: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也就是礼、义、廉、耻;五个纽扣,象征中华民国五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袖口上三个纽扣,代表民族、民权、民生这三民主义。

  1929年4月,第二十二次国务会议议决《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制服用中山装。”就此,中山装经国民政府明令公布而成为法定的制服。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