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多了也不好 明清时就有"计划生育"
发表时间:2011-10-13   来源:广州日报

  古时候,“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许多统治者都曾推行过鼓励生育的政策,这主要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当然,人口也并非越多越好,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医疗技术增强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大幅提升,而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却出现了,一些有识之士便产生了类似计划生育的思想萌芽。

  明代的文学家冯梦龙在评纂《太平广记钞》时,曾批注道:“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食之?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

  我国古代曾多次进行人口普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洪武二十六年普查全国人口,为6054万多人,比元朝增加70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增长尤甚。到清朝乾隆年间,全国人口突破3亿大关,康熙曾担心的“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的局面终于出现了,乾隆忧心忡忡地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于是,乾隆命各级官吏奏明人口增长的原因。清代经学家同时也是乾隆年间进士的洪亮吉为此还写了《治平篇》和《生计篇》,全面分析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在当时人们对人口问题尚且麻木的时代,他却敏锐地洞见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洪亮吉认为当时人口的增长已远远超过了田地与房屋的增长,使得“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士者十倍于前而佣书教授之馆不加增”。他既看到了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又看到了土地大肆兼并对这一矛盾的加剧。“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冰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于是他建议广开土地,进行人口迁徙,禁止土地兼并,并且减轻赋税,厉行节约,力争物尽其用。

  后来,晚清的历史学家汪士铎在其所著的人口学专著《乙丙日记》中又明确反对早婚,提倡晚婚,“严禁男子二十五岁以内,女子二十岁以内嫁娶。定三十而娶,二十五而嫁”。这个主张在当时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他谴责当时农村中广泛流行的“喜人多婚早,每十五六皆嫁娶”的陈规陋习,劝说人们不要十五六岁就结婚,更不要十多岁就生育子女。他还提出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思想,倘若“生女两个,生男三个”,都应加重交税以示惩戒。在汪士铎所提倡的节育措施中,他认为应“广施不生育之方药”,从而达到节育和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目的。 (文/刘亮)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