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首页 > 文史 > 文章
史前大洪水神话 中华民族历史的发端
发表时间:2011-12-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有关尧舜禹时期洪水问题的相关内容虽说具有传说性质,未必全属真实,但洪水灾害的发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这一时期我国气候继续处于温暖湿润期,降雨相对较多,这样的气候状况应是造成洪水多发的根本原因。温暖湿润、降水偏多的气候条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冰雪的融化与海水上涨、海浸发生,加之先民聚落的选址多靠近水域等原因,造成了尧舜禹时期广大范围内大规模洪水灾害的爆发。先秦典籍中对这一时期的洪水记载较多,可信度较高。考古证据的变化情况也说明了尧舜禹时代大洪水发生的真实存在。中国史前洪水的发生与我国气候的变迁状况是相互一致的。

  史前洪水折射文明起源  

  关于中国史前洪水的诸多记载虽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综合来看又有许多共同之处,透过这些洪水传说,我们可以隐约察觉到其中的一些历史意蕴。

  洪水传说反映出洪水发生时期中华先民已处于原始农业形成发展与定居生活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阶段。如据《孟子·滕文公》记载,尧之时洪水泛滥于中国,造成“五谷不登”,“民无所定”,经过大禹时期的有效治理,“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洪水灾害时期,先民们的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其时已处于农耕定居生活阶段。也就是在此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可能引发了频繁的洪水灾害,而洪水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原始聚落的破坏留给了中华先民们前所未有的深刻记忆,甚至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并在历史文献中有一定反映。

  史前洪水传说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进程。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形成即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到来。中华文明真正形成于夏代,经历了新石器时代以来漫长的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受到了自然环境的重大影响,特别是距今约8000年以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中华先民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适宜环境,此时期原始农业的出现可视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开始。气候变暖之时,正是早期农业发轫之时,同时也应是文献反映的最初洪水灾害发生之时。先民们有关最初洪水的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历史信息。尧舜禹时期与洪水灾害频发相伴随的是史前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逐渐接近尾声,导致了夏代国家的出现,社会形态最终迈入了具有阶级对立的文明社会。可以说,尧舜禹时期的洪水传说蕴涵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展现出中华文明社会最后形成时期的巨大变化;以气候变迁为纽带,史前洪水传说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历史进程具有天然的密切关联。

  洪水传说是中华先民对于自己久远历史的一种记忆和民族文化的一种创造,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糅合。洪水传说具有特定时期真实历史的背景,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历史信息的特殊载体。(毛曦/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