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山土墩墓群 发掘出土的文物 上世纪90年代初,在绍兴发掘了轰动国内外的印山越王陵,墓主人为越王勾践父亲允常。 很稀奇的是,允常的墓葬,用巨大的木头如人字形般搭成一座木屋。历经十余年后,这样相似的墓葬终于再次出现了。这一次,它不在当年越国国都绍兴,而是在萧山湘湖地区。 去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与萧山博物馆联合考古发掘了位于萧山湘湖的蜈蚣山土墩墓群,这是杭州地区首次大规模揭露的土墩墓群,这座墓葬便在其中。昨天(5日)记者有幸见到了它。 而就在它的对面,正是2500年前“卧薪尝胆”的发生地、越王勾践屯兵抗吴之地“城山越王城”遗址。墓主人是贵族已无疑,他会不会和勾践有什么关联?专家们的考证结果令人期待。 萧山湘湖岸,文物遗迹众多,譬如著名的跨湖桥遗址。 昨天(5日)上午,在考古专家们的带领下,记者们爬上蜈蚣山。寒冬里,此处依然青山葱茏,翠竹幽幽,只是一路陡峭山坡上一条狭窄散乱的黄泥路证明近来这里发生了些特别的事。 蜈蚣山顶,首先亮相的是一片身裹黄沙的乱石,它们简单地围成了一个框,像是用石头划地为墓的意思。 往前走,便是那座神秘的贵族墓葬。它被编号为D30M4,按专业术语,叫土墩木室墓。大家见到它时,它显得如此委屈——“褪”去了土墩,里头的四个墓葬光秃秃地立在那儿,最打眼的,是两堆被烧得黑黑的木头。周围一圈残留的黄土墙,显示出它原本“唬人”的架势——长38米,宽14米,高达2米多。 这其中那堆高高的木头,就是那稀罕的墓葬。它堆得如人字形,好像一个小木屋。考古发掘领队杨金东说,古人以此寄托自己“视死如生”的观念——希望人死去后能如生前般住在舒适的房里。 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宽约4米,“做工”挺精细。杨金东为记者还原——先铺上一层大小均匀的石块作为墓底,再铺设一层致密的泥土,然后再用巨大的圆木和方木构筑“房屋”,然后再用四层土包裹结实。而当年,能用得上这样木头来做墓葬的,贵族无疑。 蜈蚣山土墩墓群是杭州地区首次大规模揭露的土墩墓群,清理的31座土墩墓类型丰富多样,时间跨度从商代末期至春秋末期。该墓群的发掘对构筑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文化的发展序列、深入探讨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字坡的木屋结构墓并不多见,尤其是保存如此清晰完整的。此前的一例,便是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轰动国内外的绍兴印山越王陵,墓主人为越王勾践父亲允常。 当年发掘印山大墓的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元甫,也特意前来看过蜈蚣山的墓葬。只可惜的是,因为曾经遭遇多次盗掘,这个墓葬里只出土了两个“豆”,相当于今天的盘子,古时用来盛肉。没有更多证据来揭示墓主人的具体身份。 但当地非同一般的历史,给了大家丰富的想象空间。蜈蚣山对面,正是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城山越王城遗址。当年,越王勾践在这里屯兵抗吴,故名越王城,又名越王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正是越国边境,横跨过钱塘江,北岸便是吴越两国兵将的冲锋陷阵之处。因此,从时间的重叠性上说,杨金东并不排除这座贵族墓葬与这段历史有关。(记者 林梢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