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文化如何“对接”传统与现代
发表时间:2011-10-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复旦大学校园风光。刘淮宇摄(中新社发)

  探索恢复“书院文化”

  随着复旦大学在2011年新学期宣布,将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在个别学院试点四年书院制。“书院”这个词语又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今年9月,苏州大学开始试行“书院制”的全新管理模式。在苏州大学古朴的钟楼礼堂前,该校“敬文书院”的首批111名大学生日前在这举行了开学典礼。

  以“教育改革先锋”著称的南方科技大学近日举行了“致仁书院”揭牌仪式,标志着该校首个书院有了自己的名字。

  在香港,有一所大学已经实行书院制近半个世纪,且目前仍然是香港惟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这所大学就是香港中文大学。

  不但大学,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以及学者个人也开始了探索恢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书院文化”。

  传统与现代如何“对接”

  在书院学什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书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理想的书院教育能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同时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楼宇烈用“为人之道,为学之邦”8个字概括现代书院。年近八旬的楼宇烈先生曾任多所书院的导师,近期他为一家书院提出了“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书院中,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如何“对接”?在这方面,中国文化书院是先行者。1984年,冯友兰、张岱年、汤一介等学者在北京创立中国文化书院时,就吸纳了大批海内外学者加盟,而且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建立合作机制,集中名家讲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出版了《神州文化集成》、《国学举要》、《中国佛教史》、《道教文化研究丛书》、《远近丛书》、《跨文化对话》等皇皇巨著,泽被深远。

  在教学方式上,南方科技大学相关人士介绍说,书院是南科大独具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也是全面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学生和老师将住在一起。书院还要推行导师制,即让一位老师联系几名学生,从选课、学习乃至于人生理想道路等方面进行指导。

  书院教育重生有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有鲜明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以研究和传播经典文化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精神。对于今天的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领会传统经典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告诉记者。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教授牟钟鉴认为,书院教育在现代化中的重生,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首先,它可以率先成为各地区各系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地和平台,凝聚中华人文学者,培养中华文化人才,推进中华文化研究、交流和普及,充分开发各地文化资源,形成众多的文化中心和学术中心,又不断向四周辐射;其次,它可以为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一份有益的中国特色教育经验,特别在文化传创和人格养成方面。

  ●链接●

  书院的历史

  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五代北宋时候,书院正式确立。书院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由民间办学者传办,没有政府认可与资助。

  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高峰期,有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但到了清代,书院逐步官学化,书院特质基本消亡。从清开国后的90余年,书院一直处在被禁或停滞的状态。

  1905年废除科举与变书院为学堂,是全面引进西方教育体制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书院曾一度表现出复兴之势。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