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不说?
发表时间:2012-03-21   来源:光明日报

  《论语·先进》篇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用两个反问,拒绝正面回答子路提出的有关生死、鬼神的问题。

  其实,遭到这样对待的,不仅是子路。孔子做老师,有些东西是明确不说或不对一般学生说的,比如,子贡也曾经感叹: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

  文章,指诗书易礼等各种古代文献中的学问。性,指人的自然本性。天道,古代一般指自然规律以及关乎人类的与人的吉凶祸福之间的关系。

  自然也好,人性也好,从事实的角度讲,都是极神秘而无实证的东西;从价值的角度讲,也很难阐发并唤起人们的普遍认同。孔子对这些玄妙而无实据的东西存而不论——至少是对大多数人闭口不谈——凭自己的悟性去领悟吧。

  孔子重视人后天修炼而成的道德品性。而对于天赋的自然本性,他觉得不好谈,也不必谈。道德品性通向人道,自然本性通向天道。人道亲切,天道冷淡;人道迫切,天道迂远。人道者,仁道也,仁者爱人,当然要谈。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必多谈?怎能多谈?所以,孔子谈人道,不谈或少谈、慎谈天道。

  值得注意的是,子贡这里并没有说孔子不言性与天道,细揣其义,倒是孔子谈了,只是他自己“不可得而闻”。孔子谈天道人性,与闻的范围很窄,窄到连子贡都没有资格听。子贡都没有资格听,谁还能有?唯有一个:颜回。

  《论语·述而》篇明确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地方的神,不是鬼神的实体,而是鬼神之力的神奇。

  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神奇之事”。

  一切非常态的东西,孔子都不谈。孔子只要我们懂常识。

  一切太玄妙太神秘缺乏根据的东西,孔子也不谈。孔子要我们有理性。

  孔子担心侈谈这类东西,会让人走火入魔,不仅胡说八道,还会胡作非为。

  结果是:不相信自己的命运由自我的德行决定,反而把它付之于一些不可知的东西。这不仅是道德卸责,还会引起道德堕落。

  所以——

  孔子讨论常态的东西而不谈变异的东西——常态的东西是普遍适用的知识,我们必须掌握;变异的东西只是特例,不具备知识的普遍性。

  孔子只谈论人的品德而不谈论人的勇力——德行是根本的,可以养成的,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关键。勇力是末节的,且往往是天生的,与一个人的最终价值关系不大。

  孔子谈论合理的东西而不谈论混乱有悖常理的东西——合理的东西是我们判断的依据和前提,是我们一切知识的基础。有悖常理的东西虽然在某时、某地偶然存在,但恰恰是反知识反常识的,过多地谈这些东西会损害我们的正常思维。

  孔子谈论人力而不谈神奇——人的品行、行为、意向决定人的命运,而不是所谓的神奇、神力。人力实在而决定权在己;鬼神玄虚、无实据而决定权在他——不仅与人之幸福互不关涉,相信神力,还有碍人类的道德自我提升。

  知道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这也是智慧,甚至,是智慧的起源。(鲍鹏山)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胡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