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部门还很负责地标注了141个文保建筑及历史保留建筑,但拆迁单位常有偷拆保留建筑的行为,留守原居民也很愿意配合文保部门担当义务协管员,若有名单上的保留建筑消失,将不定期的在微博上公布,也欢迎其他网友参与。” 这是网友“陶文仓”2月5日零时5分发布的一条微博。 伴随着这条微博的还有一组图片,内容是关于宁波市月湖历史街区(西区)文保单位、点、传统建筑保留的一览表和平面示意图。 在此后的两天里,“陶文仓”在图上逐一校对了一览表和示意图上对文保建筑和历史保留建筑的标注后发现,在拆迁过程中,一览表上“大概有20栋左右的房子已经消失了”。 “今天身体不适,只是图上校对,待实地核实进一步上传,谢谢大家关注。宁波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他在更新微博时写道。 这不是“陶文仓”第一次公布相关的文保建筑示意图——去年10月1日,刚开通微博不久的他就已经贴出过相关文保建筑的名单和分布图。身为“原住民”的他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文保建筑“已经或将要被抹掉”。 于是,“陶文仓”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留守者开始尝试私力保护。起初的活动大多在线下,他和一些街坊定期创作天一社区留守居民黑板报,内容以留守居民的生活动态和维权信息为主。2011年12月18日,他们还组织了一场“废墟音乐会”,演出地点就在月湖西区的一处已被部分拆除的建筑内。 对这场音乐会的传播,除了黑板报上的“娱乐短讯”外,还有前来捧场的多位网友的微博传播。而就在上一周,《中国周刊》的报道也用图文部分还原了演出的过程。 彼时,“陶文仓”的微博更多的是在“记录”,把月湖西区这一历史街区的现状和历史用图文的方式记录下来。间或,也有与同道者的讨论,转发一些关于文物保护的报道和文章的链接。 或许是受到一些同道中人的启发,“陶文仓”最近开始赋予自己的微博“公布”的功能。仅凭一己之力的“记录”,恐怕只能留下只言片语和几幅旧日的图景,让访问者陷入追忆的情绪。而将文保等相关部门认定的文保建筑一览表和示意图“微公布”在自己的微博上,便于向更多的人传播相关历史街区的保护情况。 甚至,类似“微公布”的举动还可能发动民间的力量,为民众探访文保建筑的保护现状提供指引——试想,当你的手机中存有所在城市的文物保护建筑清单和分布图,你在城市中穿行恰好经过相关文保点的时候,可以驻足探访一下,激活关于这座城市的一些回忆片段。 仅靠文保部门在线下开展的普查、认定、登记、修缮等努力,文物保护的工作恐怕还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的情况;即算是被列入了保护名录,一些历史文物遭到毁损的消息仍不时见诸报端。 来自民间自发的“微公布”等线上活动,或许会给文物保护工作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当关于文物保护的常识能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广泛传播时,毁损文物的现象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遏制。(蕊睐)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两千多年前的人吃什么
已是最后一篇
-
两千多年前的人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