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长城始建年代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修建长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提到湖北长城,人们自然有诸多的疑问——湖北现存的长城遗迹到底是哪朝哪代修建?它是不是史上最早的“楚长城”的一部分?昨日,王玉德教授称,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切答案。 王教授称,修筑长城的可考历史可上溯至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诸侯国家相互争夺霸权,国与国之间战争频繁,为了彼此设防,齐、楚、魏、赵、燕等国先后在邻近敌国的边境修筑了互防长城,因此学术界认为,楚长城是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之一。 目前学术界认可的是,“楚长城”最主要部分在河南省境内,而我省境内的古长城算不算“楚长城”的一部分,还有待于调查和考证。 同时,湖北省现存的长城墙垣多为石制,难以进行时间的鉴别,且没有发掘出可作为断代证据的相关文物,因此目前对湖北现存长城的结论暂定为:“它是春秋战国以后多个历史阶段形成、演变发展而来的。” 王教授认为,随着湖北长城研究和考古工作的深入,这段历史之谜将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它与北方长城有何不同? 不够高大威猛 但随材就势 提到长城,人们想到的可能是嘉峪关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想到的可能是险峰峻岭、连绵不断、雄伟高大宽阔……但提到湖北省的古长城,不少人可能会持怀疑态度:“有吗?咋就没一点印象?” 对此,王玉德教授解释,让人们没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湖北长城不够长,不够“高大威猛”,但其点状分布、随材就势、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修筑方式,都体现了楚人随机应变的智慧,丰富了长城“家族”的类别,“是湖北长城值得骄傲的地方”。 比如,湖北长城中规模较大的白山寨长城,位于郧西县白山梁山脊上,长城墙体为石头砌成,全长187米,宽1.9米-2.1米,残高3.6米-6米。而北京八达岭长城总长度为7000多米,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顶宽约6米,可容五马并驰,十人并行。“相比之下,我省长城的气势大大不如”。 为何不同地区的长城区别如此大?王教授称,不同地区的长城修于不同时代,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地理条件均不同。北方长城主要是中华农耕区与游牧区之间的障隔,是中央王朝为了应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筑,而湖北等地属于中华农耕区,修筑长城的目的只是用作保护性的自然障隔,所以“不用太长、太高大”。 但湖北长城也有区别于北方长城的独特性。湖北长城呈现“断断续续、点状”等特点,它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选址时注重利用地势,自然山险、山寨也被纳入,成为长城的一部分,且以土、石为主,修砌时注意就近取材,多采以毛石垒砌而成,石料质地、形状大小不一,垒砌方式也是随材就势,不尽相同。(管菁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新闻网转载)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新发现的湖南长沙古城墙是原址保护还是异地复建?
已是最后一篇
-
新发现的湖南长沙古城墙是原址保护还是异地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