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主任张金萍是全国文化系统首届文化创新人才培训班学员。这位长期从事古籍文献保护的专家,今年承担了本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近现代文献脱酸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研发任务。谈起民国文献保护工作,她的紧迫感溢于言表。 我国近现代文献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泛,全国大部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都有收藏。这些文献包括洋务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建设与发展壮大阶段的重要史料等,有些甚至是孤本,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 然而,由于造纸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近现代文献的酸化、老化现象日益严重。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各历史时期的文献中,近现代文献酸化最为严重。其中,中度以上破损比例超过90%,民国初年的文献已100%破损,有相当数量已经完全失去机械强度,一触即破,濒于毁灭。 “有些民国时期的报纸放在桌上看,再拿起来就留下了一摊纸屑;几年前还可以借阅、复印的图书现在很多已经自身难保,已不具备对读者开放借阅的条件。”据张金萍了解,除了国图,其他收藏有近现代文献的单位都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其保存现状较国家图书馆更为严重。 除了改善存放条件、利用数字化等先进科技保护文献内容外,加快修复工作同样迫在眉睫,而这就要求尽快开展对这些文献的脱酸工作。相较国外,我国的纸张脱酸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南京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研制成功纸张气相脱酸技术,但由于所用脱酸剂对环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国家档案局、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对纸张也进行过脱酸应用的研究,但只限于单页纸张脱酸处理。目前,全国没有一家单位开展整本图书脱酸的技术服务,更谈不上开展大规模脱酸的工作。 近现代文献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了文化部的高度重视。今年,由南京博物院联合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图书馆等单位共同申报的“近现代文献脱酸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被立项为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得到了国家财政的资助。张金萍希望尽快开展脱酸关键技术研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作为一个综合研究项目,张金萍她们面临着繁重的研究任务:要根据文献的特点,研究出适合不同类型文献的具有集脱酸、加固、固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脱酸系列材料与工艺,研发可用于规模化处理的脱酸成套系统;要针对这一阶段复杂的纸张特点,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时期的造纸原料、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为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要开展脱酸关键技术研究及规模化示范,解决整本图书在不拆装的情况下脱酸工艺和脱酸效果的均匀性等问题;此外,还要针对近现代文献的装帧及纸张材性特点,结合文献的保存现状,研制出适宜近现代文献修复的工艺与材料,并给予示范指导。 张金萍所在的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部有一支30多人的科研队伍,有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的专门人才,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历结构也比较合理。之前,他们在已有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脱酸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脱酸材料与工艺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等进行了预研究,已取得初步效果。再加上“近现代文献脱酸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申报与攻关是联合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图书馆以及南京澳润微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进行的,有合作伙伴的支持、国家财政的资助,开展研究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近现代文献数量庞大,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有约67万册,南京图书馆70万册,重庆图书馆7.7万册,吉林省图书馆12万册。相对于如此繁重的保护任务,现有的包括高端科研人才在内的保护力量仍然严重不足。 张金萍希望能够将研究成果,包括研发的材料、工艺以及修复标准等及时应用于近现代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在研究中推进近现代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她建议在国家图书馆、南京博物院、重庆图书馆等近现代文献比较集中的文化机构设立保护基地,各基地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共同推动近现代文献的保护工作。(思哲)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中国文物保护界发布《荆州宣言》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国文物保护界发布《荆州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