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做好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发表时间:2013-12-05   来源:中国文明网

    《刘奇葆:要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文于12月2日中午在中国文明网首发,随即被百余家网站转载,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近日关于“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传播中华文化”的讲话,引发了网友对爱国、爱中华文化的热议。

    青年一代应更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做好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刘奇葆:“要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网友表示高度认同,认为应该有更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做好文化传承的接力者。网友“梦de深秋”说: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传承,必然自有其过人之处。历史是剪不断的,血脉是带不走的,年轻的国人们应当肩负起传承、发扬、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网友“蛋蛋_84555”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我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却对我们新一代是个很大的考验,需要更多的年轻一代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网友“倪宝110”说:我们没有文化自信的两个表现,一是与国际接轨中,越来越多的西方化,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民族的内涵。二是为迎合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审丑猎奇心理,将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封建的糟粕民俗搬上大屏幕,无形中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硬伤害。实际上不只是影视文化,各方面我们都要向全世界展现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网友“静水幽兰”说:没有中华文化积淀,谈何文化自觉与自信。网友“@秋菊与军刀”说:中华文化,源于文明,历史久远,同祖同根,老、庄、孔、孟,博大精深,儒敛朴素,民族特征,文化宣传,守住灵魂,把握方向,务实求真,走向世界,何须尔争?网友“蝎子txz”说: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上发挥重大的影响力,也不能简单地依靠剪纸、方块字、花拳秀腿、唐装汉服等表层的东西,在我们的文化宝藏中,精神层面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更加深邃且弥足珍贵。网友“姜磊磊”说: 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就是本土性、民族性写作的典范,其创作的主题既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人类性,即人类在面对现代文明社会时所共有的遭遇,也在西方世界得到共鸣!

    我们不缺好题材,我们缺少的是好的剧本,好的表现形式

    刘奇葆:“文化传统面临被边缘、取代、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没有民族特性,电影创作就会迷失方向”

   警示引起众多网友共鸣。网友认为,要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悠久历史中的深刻内涵。网友“久久呵”说:一个时代的变革,电影媒体是最先感知者之一,也是影响时代导向的因素之一。作为文化的参与者,电影应该更多的挖掘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时代正能量的传播者。网友“icelily0606”说:想想我们上下五千年,仁义礼智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妩媚巾帼?难道我们缺少大长今那样的人物吗?不是的,我们缺少的是好的剧本,好的表现形式。网友“ahzhang3”说:怎么吃饭、怎么喝水看似平常,实际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当中国的一部电影、电视剧里吃西餐、喝可乐、开着外国车时,那它宣扬的必定不是中国文化。 所以坚守中华文化,就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网友“管杨志”说,最近连续看了《打狗棍》、《剑锋》等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我为中国人民的聪明勇敢而叫好,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情怀正式我们不能割断的文化血脉。网友“快乐芊芊小猪猪”说:最近看了一部国产优秀电视剧《老有所依》,很感动,发自内心的感叹,我们每个人都要抽出时间陪陪家里的老人,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痛苦的事,“百善孝为先”的传统需要坚守。网友“小溪85_48665”说:中国本土的电影本就应该反应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文明,比如《我的父亲母亲》等,背景、剧情,甚至小到服装,都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应更加重视中国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很正!

    期待饱含中国精神的电影带来的心灵共鸣

   刘奇葆:“创作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影精品”

  网友对“中国精品”充满期待,认为舶来品固然有市场,但是更希望看到中国精神的深刻电影。网友“芽米”说,美国电影经常出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西方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印象最深刻,怎样提炼出中国精神加入电影是重中之重,《英雄》这个电影就不错,体现了中国包容兼并的大一统思想。如果能有一些生活类型的低成本电影,也能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作品,那就好了!云南楚雄师院政管系的学生留言:说起电影事业,就不得不提的是电视剧产业,就我们大学生的切身体会来看,真正还得大力抓的不仅是短短120分钟的买票观看的电影,而是回家回宿舍就可以看到的一百多集的无营养无价值无正确思想观的电视连续剧。期待电影、电视剧真正成为影响国人正确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网友“我爱无敌兔”留言:国产片跨入高产时期,但真正质量过关、有内涵、能让观众普遍认可的却屈指可数,剧本的粗制滥造和影片中的文化缺失,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国产电影之痛。其实,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快餐电影来打发寂寞,更期待高水准、高品质电影带来的心灵共鸣。网友“火锅不自助”说:真心希望我国的电影人能在共功名利禄之外,挑起传播祖国文化,塑造祖国形象的重任!网友“豌豆张”说:喜欢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影视作品,让更多人更多孩子能够追溯中国文化的生命源头,体验和感知这份博大精深!希望做电影的大师们仔细品一品、学一学刘部长的话。

   

 

    ·我们需要中国“芯”

    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区别是什么?仅仅是肤色、眼睛这些外表吗?一个讲着地道美国英语的NBA球星林书豪,黑色的头发、眼睛,黄色的皮肤,与我们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人家是一位华裔美国人,说白了,仿佛一台电脑主机,“芯”已经是美国“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最大的区别是看内涵,而内涵其实就是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沦为外黄里白的“香蕉”人,我们要做堂堂正正、字正腔圆的中国人。(李瑞强)<<<

    ·坚守文化阵地需要寸土不让的精神

    坚守是一种精神,更需要端正的态度,需要冶炼出上等的作品,影视工作者要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摒弃粗制滥造,不能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制造出低劣的产品来。

    坚守不仅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文化消费者抱着敬畏的心态去阅读和欣赏作品,而不是以消遣和悠闲的心态去对待,要自觉抵制低劣的产品,进而让这些产品没有市场,没有生存空间。

    坚守需要坚实的后盾,这个后盾就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处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是取文化还是经济发展,这个账不是现在修建一两座高楼,争取几个大的项目就能换算过来的。(赖富春) <<<

 

责任编辑:王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