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亲历“我的城市我的家”网络传播活动
由中国文明网发起,历时一个半月,涉及全国60多个地市、340多万人参与的大型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我的城市我的家”于近日落下帷幕。活动以城市发展变迁、利民惠民举措、市民精神风貌为主要展现内容,以普通市民、文化名人、各界网友的触觉感受,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诠释了“城市·家乡”这个主题。人们口中的一景一物,笔下的一人一事,都成为城市发展变迁最好的见证。
人在城中:我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
戴冰,贵阳作协主席。在“我的城市我的家”人物主题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贵阳是座市民味很浓的城市,同样也是因为这座城市赋予他在艺术上灵性和天赋。他说:“我所有的写作活动都和这座城市有关,甚至只和它有关。”也许只有朝夕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的人们,才更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温润。<<<<点击进入戴冰专访
“我的城市我的家”的专访人物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中有艺术家、有政府官员、有文化工作者。他们以各自的人生经历,品味城市的过往和当下。
鄂州市首位市长周郎溪回忆起鄂州建市时的那段峥嵘岁月仍充满感慨,“当时建市的时候上有武汉市,下有黄石,这两大老城市,鄂州在中间是个夹缝当中能否存活,能否发展,持怀疑。现在事实证明,鄂州不仅在夹缝中生存了,而且在夹缝中崛起,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明星城市。” <<<<<<鄂州首任市长周郞溪专访
普通市民更愿意用手中的镜头来呈现他们对城市的热爱,2万余张网民的随手拍作品就是最好的佐证。城市里的老街坊、弄堂口的老手艺人、做着生物标本的孩子、路边新建的雕塑被人们收进相机和摄影机的镜头,一张一张照片,一帧一帧影像,定格了的每一瞬平凡的场景,定格了那一座座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城市场景,更定格了市民们在幸福之城里有滋有味的生活。
城在心中:心安是对一座城市最高的褒奖
“你家在哪儿?”、“你在这里多久了?”、“你爱这座城市吗?”,面对这些的问题,不同城市的市民给出不同的回答,商丘的张先生说“无论她再怎么繁华,再怎么喧嚣,她给我的始终是慢慢的情怀”。在绍兴居住了12年的杨女士说“喜欢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慢慢的,暖暖的”。参与“我的城市我的家”民意大调查的有城里土生土长的“老人儿”,也有城市里的“新移民”,他们有的因为学业、事业,有的因为喜欢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不约而同的来到一座城市,最终在此安居,不外乎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可以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网友小杨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我在东经116度,北纬39度,虽然这里也会有雾霾,但这里有黄金如画的秋天,有撒着油泼辣椒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的卤煮火烧,我是北京的新移民,我爱我的北京我的家。”
要问幸福是什么?“安居乐业”四个字便能概括大半。在“我的城市我的家”收到的网友上百篇博文中,有人写到“心的安定,是你对一个座城市最高的褒奖。”
试问此城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文/王钰)
惠州:心的安定是对城市的最高褒奖
来到惠州城里的第一天,初秋的丰湖书院里细雨迷濛,恍若江南。
古老的木板楹联上书写着:“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
厚重的人文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足够让人对一座城一见钟情。
后来我才晓得,她有着美的名字妙的传说——鹅城。仙鹅倚落旖旎幽静西湖畔,竟也不愿离去。人间仙境,莫过如此。 <<<<详细
厚道济南:城市文明的时代叙述
阅读和感受一座城市,如同认识和了解一个人,需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时间久了,自然能触摸到她的灵魂。
一开始是不喜欢济南的,总感觉济南土气、小气、俗气。可待得时间久了,就慢慢感觉到她的好,就像喜欢一个女孩,可能她长得不那么漂亮,可就是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在。 <<<<详细
“我的城市我的家”品牌活动